第185章 盐的短缺 (第1页)

作者:我爱左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因为这几天天冷,胡湘就在屋里看李岩送来的书。

李岩说让胡湘阅读下,也给提些意见,胡湘和卢敏看到精彩处,不由得欲火难耐,大白天便和卢敏做起了运动,本想用它暗杀人的,可是现在都不知道暗杀谁。

这天胡湘刚好卢敏做完运动,便有人敲门,说大哥让胡湘过去商量事情。

胡湘来到道观,大哥和胡亮都在,原来盐快用完了,没有盐就制作不了纯碱和火碱,也没法实现皂化反应,也就制作不了甘油和肥皂,还有玻璃。

大哥说,武安城内的盐也不多了,人不吃盐,那是不行的。

原来最近的战乱,从山东往河北运盐经常中断,

胡湘来到武安城。

胡湘父亲,二哥,胡管家,卢明也在,是在开会谈论。

卢明和卢家庄客并没走,蒙古鞑子虽然撤退了,但不是全军覆没,说不定会杀个回马枪,以蒙古鞑子的快机动力,武安还是时刻处于警戒状态。

“现在大名府也缺盐,李岩说现在购买不到盐了,”

胡管家说道。

古代盐业都是官府控制的,现在武安需要的盐量大,官盐一旦不足,那官盐就会按人口分配,这根本不够武安用,因为武安不仅仅是人吃盐,按现在话,工业也吃盐,还有武安上报的户籍人口很少,也分配不了多少官盐,

因为战乱,劫匪,盗贼,亡命之徒遍地,运输私盐的贩子,成为了目标,很多贩卖私盐的贩子,半路被杀害,抛尸荒野,李岩的人,就有被杀害的。

各地建立的信息传递,也联系不顺畅了,

“现在盐那都比较紧缺,大名府的官盐也比平时贵了几倍,”

卢明道。

古代的物资没有哪项不是紧缺的,一是生产力低下的原因,二是各地的战乱,给物资流通带来了很大不便。

“现在产盐都是那些地方,”

胡湘问道。

“沧州沿海地带,以前很多私盐都是从那里贩来的,这几个月早没有贩子过来了,”

胡管家道。

“那里更接近蒙古控制地带,以前是沧海公王福的管辖地,后来王福投靠了宋,现在不知道情况如何,”

卢明道。

“估计也会投降蒙古,蒙古鞑子把没有投降州县百姓都几乎屠杀光了,在这这种恐惧下,都早吓破了胆。”

二哥愤恨的说道。

“二哥,我去山东会会李全吧,李全控制了山东半岛沿海地带,那里盐场也不会少,”

胡湘说道。

“三弟各地情况不明,我安排别人去吧,”

二哥说道。

“别人怕不行,我们也该会会李全了,虽然蒙古鞑子退了,但这河北一带被蒙古鞑子烧杀尸骨遍地,如果蒙古鞑子再来进犯,各地怕在难坚持,”

胡湘道。

后来传来消息,完颜霆的大军已经退到黄河南岸了。

泰州,东平,单州等大名府以东的大片区域,严实在蒙古鞑子的协助下,占领了这些区域,严实被也蒙古鞑子官封金紫光禄大夫,行尚书省事。

目前的大名府区域现状,比以前更萧条了,大名府完颜飞统计了各个州县损失,人口减少近半,完颜飞也把家眷老小迁移到卫州(河南新乡市卫辉一带)了,虽然蒙古鞑子退了,但要卷土再来,形势会比以前更严重。

胡湘说结交李全,以后蒙古再来进犯,李全要是攻击严实,蒙古分兵救援,这样大名府压力必然降低。

还有就是硝石是运输到李全控制的沿海地带胶州湾的,也要和李岩谈谈了。

虽然北方还有武仙和彭义斌,但估计现在自身都难保了,因为蒙古人对不投降的城池采取的是釜底抽薪,就是屠杀城镇以外的广大农村人口。

大名府损失那么多人口,有的是被杀害的,有的是被俘虏走当奴隶,也有很多是被投降蒙古的汉奸招纳去了。

估计别的地方也好不了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