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页 (第1页)

  王夫人赶快请了贾政回来,她有个绝妙的好主意,今天上午,贾元春从宫里传来消息,虽然没被这次宫变牵连到,但是贾元春还是在宫里籍籍无名,出人头地遥遥无期。王夫人听了下人说贾故是侍卫大臣,那么绝对是帝王心腹,哪怕不是心腹,也能日日能见到帝王,只需要他提一句,她的元春就有出头的日子了。

  “到底故老爷是老太太的儿子,哪怕双生不详,想必老太太也是心疼他的,上次我还看到老太太让大老爷转送给故老爷一顶精美的冠,听说那是国公爷年轻时候的爱物。我也听说,如今故老爷只有珹哥儿一根独苗,想必老太太也是想念的,不如请了珹哥儿来给老太太请安?要是故老爷在圣上跟前提一句我儿元春……”

  贾政考虑的不仅是元春的问题,一个实权的侯爷,听说贾珹娶的媳妇是安阳长公主的女儿,安阳长公主三个儿子一个女儿,且她是中宫皇后所出。皇后是皇后的时候,过的战战兢兢,等皇后成了太后,而且儿子是皇帝的时候,那是不把太上皇放在眼里的存在。尽管圣人不是皇后所出,但是记在皇后名下,从襁褓中开始日日照顾,长大了为了他的皇位精心谋划,到了如今,不是亲母子胜过亲母子。

  元春的事情,让贾故一个老爷们说不合适,也只有请动安阳长公主撞撞太后的木钟才有效。

  贾政考虑的比较多,除了宫里元春出人头地,怎么样让一个实权的侯爷,偏向于荣国府,然后助荣国府回到二十多年前的顶峰也是他考虑的重点。

  晚上贾政就带着王夫人向史太君请安了。

  佟夫人最近真的很忙,她把聘礼准备好,贾故又请了冰人去公主府说和,带着贾珹和安阳长公主以及驸马偶遇,最后才是把聘礼送过去。

  接着,佟夫人接到了无数来拜望她的帖子,又接到了无数邀她赏花看戏的帖子,她在边关一辈子都没经历过这些阵仗,手忙脚乱的应付着,好在回到家,如果是贾故不当值,伏低做小,端茶倒水,揉肩捶背,没个侯爷样子,让她恢复的元气满满,第二天又风风火火的带着人出去看戏赏花了。

  这一日,得了半天空闲的佟夫人歪在家里养神,荣国府的人上门了。来的就是老太太跟前的得意人------赖嬷嬷。

  赖嬷嬷在荣国府,到了夫人们跟前,哪怕是王夫人也要问一声好,一叠声的让茶让座。到了忠武侯府,别说让茶让座了,一个粗壮的丫鬟直接在她跟前放了一个拜垫,意思是要她跟佟夫人磕头请安。

  赖嬷嬷是很多年没磕头了。

  “老太太想孙子了,请珹大爷去,想要看看他。”

赖嬷嬷磕头之后连个座儿也没捞到。

  佟夫人歪着想了想,“不瞒老人家,我们家珹儿如今在宫中跟着他父亲一起当值,十天半个月不回家,等他哪日闲了,看他的意思吧。”

  赖嬷嬷没见过这么不贤良孝顺的当家主母,婆母想孙子了,那是赶快把孩子收拾了送到跟前,远的不说,就是荣国府这等人家,从大姑娘开始,往下的哥儿姐儿凡是嫡出哪个不是在老太太跟前养着,那庶出的,等闲连老太太的面儿都见不到。又听说故老爷就守着她一个人,想来也是个母夜叉,就琏二奶奶那样强的一个人,也管不住连二爷到处偷嘴,这位的手段,还在二奶奶之上。

  当下暗示了一下,“本朝以孝治国……珹大爷如今也入了官场……”

  “大爷孝顺夫人和侯爷就行了,没道理外八路的亲戚也要孝顺。当日回京城,我们侯爷也想着去本家拜见一番,倒是贵府的老太君不愿意,那日我们大爷在路上遇到了你们家的政二老爷,远远的下马执子侄礼,你们家的二老爷连面都没漏,轿子也没停,直接过去了。你说,这样的亲戚还怎么来往?”

佟夫人身边的一个粗壮丫鬟牙尖嘴利,佟夫人压根就没开口,斗嘴这活儿,不适合她当主子的干,自由下人代劳。

  赖嬷嬷再说,佟夫人把眼睛闭上,不愿多听多说,赖嬷嬷铩羽而归。

  史太君知道后晚饭都没吃,老太太心里不如意,把窝在房里赏画的贾赦喊了过来。

  “我今儿指派赖嬷嬷去忠武侯府,想见见孙子,请了他来。我那孙儿在宫中当值,我竟不知道,贸然让赖嬷嬷去了,可谁知,赖嬷嬷被侯夫人身边的丫头排揎了一场子。叫我说,他们一家三口刚回来,也没得用的下人,如今他起来了,你该做些兄长的样子,把几房得用的下人送去,就如今天,他们府上的丫头排揎的是赖嬷嬷,咱们一家子骨肉,自然不会计较,等过一阵子,排揎了其他家的贵人,人家还想着是你弟弟授意的,到时候,朋友不成反成仇……”

  言尽于此,挥挥手让贾赦下去了。

  贾赦一想就是,他惯常去忠武侯府,当然,他是在前院,看不到丫头是什么个样子,但是前院里面,都是些五大三粗的军汉,大部分是瘸腿烂脸,还有人少了手指或者是胳膊,平日里也就端着茶水,扫扫院子。哪怕是故弟倚重的大管家贾贵,脸上就有一道疤。

  贾赦越想越是觉得不成样子。他一面吩咐林之孝,让他暗地里选几乎老实人家,一面等着第二天跑到忠武侯府去。

  等到上午,贾故才从宫中回到家里。

  “不是早上就散值了吗?怎么回来的这么晚?”

贾赦看着贾故进门,直接在大堂上脱了官服软甲,脱了布靴,贾贵拿了家常日服给他换上,贾故自己把鞋子穿上,还一边和贾赦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