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一计害三贤 (第1页)

作者:卧龙诸葛孔明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公元263年,邓艾偷渡阴平,兵临成都之下。

前不久后主刘禅派诸葛瞻和其子诸葛尚,与绵竹抵御邓艾。

而邓艾在看到诸葛瞻的第一眼大惊失色,以为诸葛亮并未死去,准备撤兵被其子拦了下来,邓艾仔细观看,才现此子只不过酷似诸葛亮,并非诸葛亮本人。

而诸葛瞻并没有听信黄崇的建议,迅占领要地抵御邓艾,而是亲自率兵和邓艾决一死战,其子诸葛尚更是身先士卒。

结果由于诸葛瞻没有抢占要地,被邓艾等人大败,黄崇,李球,张遵等人皆战死沙场。

诸葛瞻这时反应过来,后悔没有听从黄崇的建议,导致此次兵败。

邓艾对诸葛亮还是十分佩服,在得知了对方主将是诸葛亮的亲子时,更是亲自过来招揽。

诸葛瞻面露不屑“我诸葛家一家三代,满门忠烈,今日一死,以报先帝知遇之恩,只可惜不能杀敌退敌,让尔等成功渡过此地。”

邓艾感到可惜,随后命令手下斩杀剩余之人。

等刘禅知道诸葛瞻兵败之时,邓艾已经兵临城下,而刘禅正在考虑死战还是投降时,此时下方文臣武将意见不一。

这时一青年面如冠玉,颇有刘备年轻时候的长相,龙行虎步,踏步而来。

刘谌知道了诸葛瞻兵败的消息后,赶紧火急火燎的前来,而刘谌刚刚进来就听到以谯周为的文臣居然让刘禅投降邓艾,一时间刘谌气愤不已。

“一群贪生怕死的腐儒,竟然也敢妄议国家社稷大事,如今邓艾兵临城下,本应该是君臣死战之时,大不了以死报国,怎可安言投降?”

刘谌愤怒不已。

刘禅询问刘谌有何退敌之策?

刘谌开口道“如今城内尚有可战人马,大不了就是以死殉国,以见先帝,怎可把皇权拱手相让他人?”

刘禅大失所望,他可不想平白无故的死于战争,随后刘禅命令手下把刘谌推出宫外。

刘谌看到刘禅的表情,已经明白了刘禅的想法,不由得流泪开口道“诸葛驸马已经为国捐躯,黄崇,李恢一起战死沙场,如今大将军恐怕也在往成都返回,父王只需要率兵抵挡邓艾的攻击即可,等大将军带兵返回就是邓艾的死期,儿臣愿意亲自领兵抵抗邓艾,失败大不了就是以死殉国而已。”

刘禅转过身去不再看刘谌的身影,淡淡的开口道“朕心意已决,决定打开城门向邓艾投降。”

刘谌一下子站了起来开口怒吼道“父王难道不知道,先帝当初为了这片江山是有多么不易,最后拼死拼活才打下这里,诸葛丞相五次北伐耗尽一生心血之力,而姜维大将军继承诸葛丞相的遗志十一次北伐,更何况如今姜维大将军正在前线领兵抵抗钟会大军,现在邓艾不过几千人马而已,怎可言投降?父王!”

刘禅害怕看到刘谌失望的目光,赶紧背过身子,摆了摆手,示意手下把刘谌推出宫外,不可让其继续多言。

刘谌边被人推出宫外边吼道“此刻唯有君臣死战,安能言降?父王。”

很快,刘谌的声音就已经听不到了。

刘禅整理了一下衣冠,在众人的拥簇下,前往城门向邓艾投降。

刘谌在返回自己的住所后,心中气愤不已。

随后刘谌一人前往刘备的庙前,走了进去。

庙中只有刘备的一张画像,从刘备时期活下来的大将,都觉得刘谌和刘备的性格长相都十分相似。

刘谌跪了下来,看着刘备的画像,流泪道“如今敌军兵临城下,本应该是宁可战死失社稷,绝不拱手让江山之时,可惜父王不听忠言,执意把祖业拱手相让,孙儿不能守住祖业,唯有一死以谢祖上,望先帝有灵,知孙儿一片愚忠。”

大堂之上的刘备画像也流出了血泪,在为刘谌感到不公,也为其子感到丢人现眼。

随后刘谌自刎于昭烈庙前。

刘禅出了城外后,一人手捧玉玺前往邓艾兵马前,邓艾笑道“希望陛下可以给姜维下一道指令,命其率军来向我投降。”

刘禅拱手低头回道“是。”

随便后刘禅亲自把邓艾引进成都,然后刘禅亲自写信给姜维,让其率兵来向邓艾投降。

另一边姜维在知道,邓艾居然偷渡阴平前往成都时,赶紧派人前往成都打探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