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九十一 第九十一章 (第3页)

作者:执笔落言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施琅,前明人。先前跟着郑成功做手下,后因郑成功杀害他父亲及弟弟之大恨,施琅降清。朕这些年一直将其留在京城。此人对海上作战有相对丰富的实战经验,做将军去攻□□,再好不过。”

胤礽听着康熙的话语,意外的挑了挑眉,所以阿玛这是早就为攻□□做好了准备。就差银子以及好时机了?

在脑子里想了想,胤礽站起身对康熙道。

“阿玛,郑经之前与耿精忠勾结,如今知晓大清平定三藩,必定会有防备。再加之大清虽有水师,可都是从未有过实战经验的。施琅虽有,可那到底是之前,若是未做好充分准备,还是不可轻举妄动。”

台湾要收吗,肯定要收,但不是现在。

水师还需历练,他们大清如今的情况也还需调整。

胤礽说完,久久未得到康熙的回应。他微微抬头,余光看到康熙正在有节奏地敲打着椅子扶手的动作,立马明白了康熙正在思考他说的话。

听着胤礽稚嫩的声音在御书房内响起,索额图不禁转头与明珠对视一眼。

暂且不论这主意出的对与否,第一次接触朝政便敢出头发言,这已实属难得。

这件事其实康熙心中早有定论,他的决定便是一定要攻。那为何还要问呢,每次大事都必须与大臣商量后才能定夺,这是历来的规矩。

只是大臣永远唯唯诺诺,说这个不可那个不可,事情要是真按照他们说的,那便永远开始不了。

对于他们来说,不用做是最好的。

“保成说的好。”

康熙转头,目光赞许的看着胤礽。

说到他心头了,康熙原本也是如此打算。

“那便任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让他带兵开始在沿海一带做演习,开始训练。为攻□□做准备。”

康熙语气强硬的便为此事下了定夺,他叫来梁九功,让他吩咐下去。

处理外忧的动作不能慢,要让一个国家能得到好的发展,首先外忧一定要解决掉,不然留着就是一个大隐患。

既然事情已经得到解决,康熙摆摆手示意大臣们可以走了。

众人纷纷告辞。

御书房内只剩下康熙与胤礽。

“阿玛,怎么了?为何这样看着保成?”

顺着康熙的力道,胤礽坐到康熙腿上,看着康熙专注看着他的目光,胤礽歪了歪头,有些不解。

“保成第一天参加议政,感觉如何?”

伸手摸摸胤礽的头,康熙看着胤礽,柔声问道。

“还可以…”

说着胤礽犹豫了下,他低头看着康熙,话语顿了顿后这才又开口。“阿玛,为何保成总感觉,做事情都是阿玛在前面拽着他们想往前走?可大臣要么不吭声不表态,要么就是连连否决,像是深怕阿玛做成什么事情…他们是都不想做事吗?”

听着胤礽的话,康熙本来扬起的嘴角抿了起来。

康熙不笑起来,神情看着有些唬人。

“所以保成以后要多同阿玛一起,治治他们。”

康熙没否认也未曾点头,他只是将头埋在胤礽脖颈间,声音略显低落。

只是这模样不禁让胤礽想歪。

莫不是每次议政,这群大臣都是这般欺负皇上,不干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