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年礼 (第1页)

一百两银子,亏她张的开这个嘴。

花叶冷笑:“嫂嫂既这么说,那咱们便来算一笔账。”

她一项一项掰开手指头算起来,“我家两亩水田,三亩半的旱地,每年的出息都是哥哥嫂子收着,老房子如今被兄长占着,教孩童启蒙读书,另有相公走时留下的银子,嫂子今日家里短了这个,明日缺了那个,直把它掏尽了才罢。如今嫂子携着哥哥来寻我,不过是看我过得好了,又想从我口袋里扣银子使罢!”

花叶连珠炮似的,根本不给那夫妻俩插嘴的机会:“今日我便把话撂在这里,莫说我没有一百两银子,将来便是有了,也都是留给念儿的,旁人趁早死了这条心罢!”

一顿抢白说的两夫妻哑口无言,花仁更是面红耳赤,觉得身为读书人的脸都丢尽了,恨恨一甩袖袍,头也不回的走了。

“好,你好……”

吴氏隔空点着花叶,想要咒骂两句,又一时说不出话来,眼见丈夫先一步离开,她也赶忙跟了上去。

花叶直跟着两人到了门口,重重关门落锁,这才趴在门上,缓缓吐出一口浊气。

不知过了多久,身后响起一声轻轻的:“娘。”

花叶几不可察的颤了一下,缓缓转身看到扒在里屋门框上的女儿,柔声道:“念儿,来。”

念儿小跑着到花叶身边,被她一把搂进怀里:“刚才吓着你了吧?”

小女娃摇摇头:“舅舅舅母走了吗?他们不会再来了吧。”

花叶摸着她的额发,似是说给小念,又像是说给自己听:“不会了,娘把他们骂走了,念儿想回村子里过年吗?”

小念头摇的像拨浪鼓:“不想,娘总是伤心,堂哥老爱欺负我,还是在这好,娘好,姐姐好,伯伯伯娘他们都可好可好了。”

花叶笑了:“好,那咱们就不回去。”

她牵起女儿的小手往回走,“先吃了早膳,念儿跟娘一起做些点心,正月里带去伯伯家拜年好不好?”

“好!”

焉家如今正忙,不大的小院里已经堆满了东西,各色年货礼品源源不断的送进来,有北地特有的杂货、各色果品糕点、野鸭野兔……这些东西有的是工坊的女工们送来、有的是六子他们在山上打猎来的、还有乔家、万家也都送了许多年货。

焉家院子小,都快装不下了。

这几日刘氏带着絮娘和如玉如娇一起收拾归拢,又合计着回些什么礼合适。

“旁的倒也罢了,这几户人家却是同咱们并不相识。”

刘氏指着其中几个人名问如玉,“可如何回礼呢?”

“都是冲着公子来的。”

如玉也颇感无奈,沈夜不在章州过年,那些想攀关系交好的商贾们寻不到人,都知道焉二姑娘是沈公子跟前的红人,便都送了她这里来。

“回头我叫六子来”

如玉道,“都搬去沈宅算了。”

反正这些人想讨好的也是沈夜,她就不当这个中间人了。

正说着,云大娘过来了:“新鲜打捞的河鱼,拿水盆子养上一两日,过年的时候正好吃。”

“家里头都有的。”

刘氏赶紧上前,“老姐姐留着自己个吃就得了。”

“也不是甚值钱物什”

云大娘不用招呼,自己轻车熟路的直奔厨房,拿盆子接水放鱼。

絮娘赶紧帮忙:“您也太客气了,我们才几口人,哪吃的了这么多?”

“北边来的干货,还有那些个活鸡野兔,装些给老姐姐带回去吃。”

刘氏柔声吩咐。

云大娘连连推拒:“哪有来送东西还装一篮子回去的?”

“跟我们还客气什么”

絮娘不由分说,就着云大娘空出来的篮子,满满的又给装了一篮子东西。

送了东西云大娘便要急着回去,刘氏欲留她吃饭,还说让把云瑶和她儿媳妇一道接来。

“可不成的”

云大娘忙摆手,面上透出喜色,“大勇前些日子托人稍了口信,说不日便要归家,我那媳妇儿日日在家中盼着,一步也不肯离的,我也得赶紧回去啦。”

“原是儿子要回来了”

刘氏连道恭喜,“那我便不留了,正月里无事再带小云瑶来玩。”

云大娘笑应:“等他爹回来,我们全家过来给焉先生拜年。”

焉礼一直教云瑶读书识字,从没行过什么正经的拜师礼,云大娘的意思是,等儿子回来,带上孙子,正正经经的拜焉礼为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