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白眉清风剑 > 第六回 计定先安内

第六回 计定先安内 (第1页)

作者:北风吹衣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南方智高反宋只乃一时,自宋朝开国,北方西夏却便与之纷争不断。

距离御书房闹刺客之事三月前,同时亦是狄青刚被任命为宣徽南院使、荆湖南北路宣抚使后,奔赴前线那一日,有一封北地急报入朝。

那日近申时,一骑边关信兵奔入东京汴梁,停下时,人已累晕瘫倒,而马扑通倒地,口吐白沫,奄奄一息。

据后来说他路上已累死五匹马。

片刻之后,信兵被抢救入宫见过仁宗,再之后,仁宗急召包拯,八王赵元俨,左右丞相及庞籍等人见驾。

因为那员信兵带回一封边关急报。

仁宗在书房接见三人,面无表情的说:“这封信你们传阅一下!”

八王接过,未看毕,已是面色大变。

信上略曰:

吾皇陛下,臣毕文急报。

边关大将周天一背祖忘恩,阴与赫连氏通气,几成大祸,昨日事败,已骑西夏大将赫连洪都之龙虎乌骓马,背背西夏大将霍铜之风云长虹剑逃讫。其人于军中素有人心,如今军心已动。其同党左尉将军张立,右卫将军张树阴谋曝露,逃窜中已被正法,骠骑将军夏松囚于军中。今军心似动,外伺强敌,望吾主早决此事,以定军心。

事关重大,敬请圣裁。

包拯与左阅过,也是吃惊不少。

包拯道:“此事虽非寻常,臣以为急报不实,内有极大阴谋。”

仁宗道:“讲!”

仁宗其人虽有些优柔寡断,但面对大事时,尤其军事社稷有关的,却是极为敏感。

包拯慷慨陈辞道:“襄阳王要反!

征西副帅逃逸、左右尉将军皆死于军中,这必是毕文之奸谋!”

赵祯止道:“讲来!”

包拯道:“陛下命臣时刻注意襄阳方面的动静,据下属探悉,毕文与襄阳王之间确有来往。臣屡劝陛下召回毕文,另换他将。圣上不听臣之言,终有今日毕文之乱。”

仁宗聆听不语,心中怒:“这包黑子竟数落起朕来!”

包拯续道:“如今交趾智高为乱,已成如洪之势。西夏李元昊于此时乘机提兵来犯。西路大军骤此事,于南方交趾叛乱有关。分明是趁我大宋南方未靖,便大军压境而来。”

赵祯接道:“交趾之事,朕夙夜忧虑,不曾想竟愈演愈烈,已然成势矣!”

包拯停了一下,望了下赵祯,续道:“正是因为南方智高之乱,大军南征。西夏国李元昊又乘机侵我大宋。襄阳王屡有反意,如今南北皆处外患,我朝大军在外,岂不是其篡逆之机?毕文为正帅,周天一为副帅。正帅杀副帅,莫不是毕文杀将为的是控制大军,于此南乱之际要挟朝廷,同时以响应襄阳王?毕文手握大军,若听命于襄阳王,遥相呼应,此时难,后果不堪设想!”

仁宗默然,赵元俨诸人震惊,皆附和。

少顷,仁宗道:“我只道南北两路驻军可敌外患,却是祸起萧墙!

朕没有听从爱卿换掉毕文,本是为稳住襄阳王和毕文,使其松懈麻痹,延缓其行动,为我大宋争取平定南方侬智高的时间。待南方已定,再行处置襄阳王之事。本欲先攘外,再安内。不曾想我大宋将士恁地不争气,从智高举旗至今已三个月,非但未剿灭,反而使贼子越演越烈!

狄青今日南去,切莫负我之托啊!

如今内外交困,诸位卿家,当如之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