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白眉清风剑 > 第七十六回 棍棒无敌

第七十六回 棍棒无敌 (第1页)

作者:北风吹衣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此时王元棍法沉郁有力而又矫捷灵动,根深基稳而又迅急如电,与方才那九耳八环太阴刀风格截然不同。王元舞到酣处,雪花竟不再四处飘散,而是棍风未至而棍身已到,雪花竟来不及被棍风激荡,早已粘在棍身之上。

夏侯仁看得竟有些呆了,赞叹的话还未出口,已传过来了了方丈的声音:“恭喜喃喃师兄,贤侄王元的斗战佛棍法已然是至高境界了!

我以为此棍法早已失传武林,不曾想今日有幸又再见到。上一次见到此棍法,还是二十年前与金龙教大战,本门师叔江湖人称“神通第一、护法韦陀”

的通天长老所使,此后便再无人练成此功。只是王元贤侄使将出来,内功心法,倒与通天师叔所使有大不同了,但是功法和身法倒有几分相似。”

说话之间喃喃和了了,两位高僧,已然走出房间,站在檐下,望着王元的身法。

喃喃罗汉谦虚道:“若论棍法,少林棍法几百年之积淀,当世无匹。我这小徒王元,身世坎坷,戾气太重。刀乃杀气凝结之物。我常劝他少练刀,多练棍。也是他有此天赋而已。方丈大师莫要过誉了,我这小徒禁不住夸赞,一夸他他就上房掀瓦,不知天高地厚了。”

了了喟然道:“少林棍法,我自认江湖各大门派无人能及。就连本朝太祖蟠龙棍法当年天下无匹,也时常派宫中护卫前来我少林学习棍术。只是,王元贤侄的斗战佛棍法,实属天下第一等棍术,我少林寺中也有徒众习此棍法,不过棍术无人能胜的过王元贤侄。若论棍法,当世有一人,应该是两人,或可与王元师侄旗鼓相当。”

喃喃罗汉抚髯叹道:“实不相瞒,斗战佛棍法,本属少林。方丈大师可记得偷天换日老剑魔金昌金泰斗么?”

了了方丈道:“自然记得,金昌与我通天师叔甚为交好。当年他与通天师叔,都是三十余岁年纪,合斗刘玲珑麾下大将‘显圣二郎三眼天王’杨洞杨福天。金昌的泼墨剑法独步武林,当时人称‘小剑魔’。结果他二人恶斗二百余招,合力仍是战不下杨洞。通天师叔死于杨洞之手,金昌金泰斗此战之后,江湖再也不见其踪影。时而传说他在大雪山,时而传说他在海外,时而传说他在辽东,但是却无人知道其到底在何方。二十年过去了,当年的‘小剑魔’也已经被人尊称为‘老剑魔’了。只是峨眉山普渡座下弟子白老白一子,剑法之妙,与当年金昌神似,故此人称白老白一子为‘小剑魔’。”

夏侯仁今日才知自己师弟之所以绰号小剑魔,乃是由此而来。夏侯仁思考之际业已趋近身来问道:“方丈大师,武林之中的棍术,更还有何人能与王兄匹敌?”

还未等了了搭话,喃喃罗汉接道:“不错,也是天数使然,金昌曾到我金鳌岛一叙,盘桓了半年之久。我老和尚抹下脸来,便让金昌将当年通天上人的斗战佛棍法凭记忆使出来,教给了我这劣徒王元。只是这心法和身形,却是难以学会的,只得以我海外派之心法续貂而学之。此番倒令少林见笑了。”

了了泯然一笑:“哈哈,你金鳌岛上拿了多少好东西给金昌换来的?方才夏侯贤侄问,便是那云南五老峰神棒无敌马天舒,和独棍神佛马天池,兄弟二人。”

喃喃罗汉急忙止道:“方丈大师,切莫再言,我这劣徒,若知有人棍法胜过他去,他必会记在心中,日后找对方比试,难免惹些事端出来。”

了了不以为然道:“非也!

师兄您且放宽心,那马氏兄弟单论棍术之精妙,乃是祖传世代之功夫。若论棍法之高强,则非王元贤侄不可!

马氏兄弟只胜在棍术,而王元贤侄之身法、内功、气魄,均是当世棍法之指也!

若是对阵,莫说马氏兄弟,我少林寺中也难有匹敌者。”

那王元身世却是坎坷,虽然将近三十岁的汉子,心智却只有十余岁。他起初听闻夏侯仁和了了赞叹自己功夫,不禁心花怒放。继而听闻马氏兄弟棍术天下第一,他心中便果如喃喃罗汉所言一般决意以后定要找马氏兄弟一争高下。又听闻了了大师说自己综合实力远高马氏兄弟,王元又转忿为喜,将那找马氏兄弟一较高下的心思搁置去了。

正此时,王元一套棍法堪堪耍完,最后一式乃是“望海朝佛”

。原本应拢棍在背,单掌格挡前胸!

那料得王元收棍反手之际,那棍竟被收棍的力道崩断了,嘎嚓一声,折为两截,不禁意兴索然:“师父,不趁手,不趁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