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软萌小知青的吃瓜日常 > 第237章 书宁怀孕了

第237章 书宁怀孕了 (第1页)

作者:禅猫儿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因为有了决定,夫妻俩也就并没有在京市多待,在老人的葬礼结束后就马不停蹄的赶回了黑省。

贺朝阳这边的调动可能确实需要一些时间,但陈书宁的关系却很好办,甚至不用说贺家,单就贺朝阳本人来说,办理一个知青回城的关系也并非什么难事。

贺朝阳心里想着得尽快把陈书宁的关系办妥,这样一来,今年陈书宁就能在京市过个好年了。

而陈书宁所需要做的,就是回到知青点整理下自己的物品,再顺便和相熟的人道个别。

毕竟这次离开之后,下次再见面恐怕就不知道是多少年以后了。

陈书宁倒并不担心提前透露出消息会导致走不成,因为早在他们回来之前,老爷子就亲自打过电话,表示在他们还没回来的时候,陈书宁回城的事情就已经敲定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越来越多充满朝气的新知青来到这片土地,同时也有很多饱经沧桑的老知青默默地离开了。

时过境迁,如今知青点的负责人已经变成了宋卫平,但冯保国早在七二年便已经回到城市去了。

其实他的年龄真的不小了,而且始终坚持不在乡下成家立业,家里人对他的这个态度束手无策。

经过一番努力,他们终于通过各种关系将他调回城里,听说他现在在一家钢铁厂当临时工。

除了冯保国外,还有一名老知青也返城了,那就是刘向阳。

那个曾经是个活泼开朗、阳光灿烂的大男孩也回城了,据了解,他家有些背景,当初之所以会选择下乡插队,也是迫不得已下乡避祸罢了,后来家里的的困难解决了,就第一时间把他调回去了。

至于女知青们,并没有人回城,更多的是选择找人结婚,用这个方法来减轻在这乡下艰难生活的负担。

其中,孙小小嫁给了村里一个家庭条件不错的小伙子,而这段姻缘正是由方晴牵线搭桥促成的。

尽管方晴自己的婚姻生活并不如意,甚至可以用鸡飞狗跳来形容,但她为好友孙小小介绍的对象却相当可靠。

小伙子是王长久的隔房堂弟,青山大队两大姓的王家人,为人踏实肯干,婚后两口子的生活倒是美满。

也不知道是不是觉得回城无望,还是别的什么原因,下乡多年的段红霞和李军两人悄无声息地就领了证。

不过从两人婚后的生活来看,这两人可不是因为情投意合才结的婚,看起来更像是抱团取暖罢了。

还有一个令人意外的消息就是董海生,竟然娶了沈宝根的小闺女,那个高中毕业后就在镇小学教书的沈小花。

后来,更是借着老丈人的光,得到了一个工农兵大学的名额,不得不说,这董海生运气不错。

不过这人还算有点良心,三年后大学毕业的他被分配到了城里的一家大型钢铁厂当技术员。

在安顿好工作之后,董海生第一时间就向厂里请了假,回到了黑省这边,将沈小花和孩子接回了城里。

沈宝根两口子虽然舍不得闺女,但也因为董海生没有像其他那些忘恩负义之人一样,一回城就抛弃在下乡的妻儿而感到欣慰。

由于每年回城的名额都很有限,而且需要满足各种条件才能申请。

许多人都在苦苦等待着这个机会,希望能够早日回到城市里去。

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如愿以偿。

有些人甚至等了好几年,还是无法获得回城的资格。

他们只能继续在农村里生活、工作,默默忍受着艰苦的环境和生活压力。

下乡的知识青年却是每年都有,所以如今的知青院又起了新房,而且起的都是大通铺。

毕竟院子就那么大一点,实在是没地方盖那么多的单间。

因此,当众人得知陈书宁即将回城时,许多人开始对她的小屋虎视眈眈起来。

于是,自从陈书宁回来后,她的小屋就变得热闹非凡,几乎没有一刻安宁。

这让陈书宁感到无比厌烦,在询问了几位朋友是否有搬家意愿并得到了否定的答案后,陈书宁毅然决定将小屋交由村里处理,以便彻底摆脱这些烦恼。

至于这里的物品,陈书宁只挑选了一部分有用的寄回了家,其余的则慷慨地分给了相识的人们。

此外,陈书宁还抽空去了趟黑市。

她以儿子需要调动工作为借口,一次性向黑子出售了大量货物后,便约定好今后不再往来。

陈书宁购买的返程车票日期是腊月二十,而贺朝阳由于工作交接的原因,可能要等到开春后才能返回京市。

因此,这次陈书宁只能先行独自回京了。

在这个腊月十九的寒冷冬日,知青们齐聚一堂,为陈书宁举行了一场欢送会。

这是每一个即将回城或外嫁的知青所享有的特殊待遇,陈书宁自然也不会被遗漏。

在欢送会上,顾心怡泪如泉涌,泣不成声;

王春妮和许来娣也不停地擦拭着眼角的泪水,难以抑制内心的不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甚至已为人母的刘淑梅也不禁偷偷抹去眼角的泪光,流露出深深的不舍之情。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如此感伤,与陈书宁关系密切的人伤心不舍,也有一些心生羡慕嫉妒之人,说着酸溜溜的话语。

比如沈红梅,多年来目睹陈书宁与顾心怡等人亲密无间,眼看着她们像从前的自己一样,从陈书宁那里获得了许多好处。

而自己尽管竭尽全力去接近、讨好陈书宁,却始终得不到回应,这让沈红梅对陈书宁充满了怨恨。

此外,这些年来,尽管贺朝阳对沈红梅一直保持着冷漠和无视的态度,但随着接触的增多,沈红梅对他的喜爱和欣赏之情愈强烈。

渴望得到贺朝阳的心也变得越来越迫切。

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令沈红梅的心情愈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