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替儿子联姻 (第1页)

作者:有怪莫怪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如果不是近些天心血来潮读了书,朱樉想破脑袋也想不到。

历史上的朱元璋为什么心血来潮,以空印案、郭桓案杀的朝堂和地方官员为之一空。

尤其是从北平为导火索,蔓延到江南的郭桓案,这些江南文人依附世家大族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

哪怕是空印案和郭桓案杀了七八万官员和江南富户,只要科举一日存在,这些人形成的文管集团照样会有一天做大。

于是朱樉想了个毒计,他大声说道:“我们这帮淮西泥腿子后人,难道还怕了这帮拿笔杆子的读书人不成。”

“你们不敢,我敢,你们不做,我做。到时候可别怪当兄弟的吃独食啊?”

朱樉一番话说的掷地有声,汤鼎首先动心了,他爹汤和致仕之后,躲到淮西颐养天年倒是卸担子了。

留在京城里的一家老小及其仆从数百号人,都指着他一个人的俸禄过日子,再这样下去迟早坐吃山空。

汤鼎双手一摊道:“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成了金山银山,败了大不了辞官躲在老家,耕地种田为生。”

“我老汤家跟老朱家风里来雨里去,刀口舔血什么大阵仗没见过,我跟二爷干了。”

朱樉颔首示意,邓镇一拍手说道:“二哥跟我大姐再续前缘,一口唾沫一个钉,我未来姐夫说啥就是啥。”

沐春笑呵呵道:“我爹说了叫我跟二叔好好干混出个样子来,人死鸟朝天不死万万年,俺大春也一样。”

朱樉自然知道在镇守云南的沐英,为何这样支持自己?

因为朱文正、李文忠、沐英三人同是朱元璋的养子,沐英是马皇后抱着长大的,三兄弟同住一个小院,自然成了铁三角。

朱文正和李文忠都打上铁杆秦王党烙印了,沐英自然也跑不了。

冯诚顿了顿说道:“二哥,小弟膝下有一女年芳五岁还未许人家,我看大侄子文武双全,从小就有出息。”

汤鼎等人愣住了,好你个冯诚浓眉大眼的小算盘都打到秦王府去了。

按《皇明祖训》的规定世子、郡王的婚事是要朱元璋亲自点头的,更别说他大儿子朱尚煌是和他平起平坐的汗王。

可大孝子朱樉已经等不及撰写《朱明家训》了,

朱樉微笑点头道:“我是宗人令,明天就帮儿媳妇入我秦王府籍。”

至于朱尚煌会不会反对,你的王位都是你爹给的,你反对有用吗?

一桌子人瞬间变成了亲戚,哪怕是汤鼎也是朱樉的生死之交,只有傅忠已经不能叫局外人了。

几个人有意无意将他挤到角落里,被抛弃的傅忠变得弱小可怜又无助,他从二世祖圈子里的核心,沦落到边缘人物,只经历了短短一天时间。

一帮人围在一起有说有笑,没人正眼看他一眼,傅忠这个编外妹夫瞬间就被踢出了小团体。

一想到以后连李景隆那个酒囊饭袋,都可以骑在他头上拉屎撒尿。

傅忠再也忍不住,拼命挤进人堆里大吼道:“我还有一个幼妹自小聪明伶俐,我替父亲向秦王世子求亲。”

朱樉一愣,没想到自己儿子还有这么抢手的一天,略带遗憾说道:“高炽已经和李景隆之女定亲了。”

“我那三子高煦一表人才,贤弟禀告一下令尊是否钟意?”

一听到是顶风臭十里的朱高煦,汤鼎和沐春等人都不约而同的向后退了几步,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像魏国公徐达一样有屎里淘金的勇气。

糟糕,傅忠悔不该听老爹的忠告,导致下手晚了。

傅忠脸上青一阵,白一阵,走马灯一样变换半天,一闭眼一咬牙说道:“虎父无犬子,朱高煦深得二哥真传,自然是我傅家的东床快婿。”

一听这话,朱樉总感觉傅忠是在骂自己,可是他没有证据。

于是他吩咐邓镇说道:“关上门来都是自家兄弟,还不快把你府中藏着好酒都拿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