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大明海兵 > 第121章 三景舰

第121章 三景舰 (第1页)

作者:九月逆流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作为大明海兵长期以来关注的“友好”

老朋友,尽管三景舰建成后就从未出国访问过,不过大明海军都督府职方司可对这三个老朋友非常上心,千方百计的搞到了详细信息,三艘巡洋舰隶属松岛级,排水量均为42oo余吨,舰长99米,舰宽15。39米,吃水6米,最大航16。5节,安装一门32o毫米主炮,由佛兰西国的舰船白劳易设计,建造目的就是对抗大明水师的徐州级铁甲舰,采用了佛兰西风格浓郁的舰体内倾设计,轮机部外侧装甲厚125毫米,炮塔装甲厚3oo毫米,炮塔顶盖装甲厚1oo毫米,装甲防御甲板厚5o毫米,尽管纸面上看性能优秀,由于受建造经费限制,吨位一减再减。

至于舰上布局就有点奇葩了,纵队中旗舰松岛号,舰两舷悬挂主锚的后方各开有一个炮窗,分别安装一门47毫米哈乞开司炮,在炮窗下面左前方,还有一个长方形开口,里面分别布置一具旋回式黑头鱼雷射管,前部甲板上安装了两门12o毫米射炮,指挥舰桥后面是一座三脚桅杆,舰体后部安装了一门32o毫米主炮,两侧交错安装了各五门12o毫米射炮。

第二艘桥立舰在前主甲板上安装了一门38倍口径的32o毫米主炮,据说如此设计,像是在海战中,两艘一组,一前一后组合起来炮击徐州级铁甲舰,后面是一座厚度3oo毫米的装甲指挥舰桥,后面是一座粗壮的单烟囱,再后面两侧各安装了五个高低交错的12o毫米射炮耳台与舷侧炮房,尾部变成一门12o毫米射炮,此外全舰一共安装了12门轻重不一的47毫米哈乞开司炮。

第三艘舰是严岛号,设计与桥立号类似,只不过舰主锚两侧的47毫米射炮的炮窗没有内陷,射界有限,也是与桥立号最大的不同之处。

三景舰中,松岛号识别线为黄色,桥立号为红色,严岛号为黑色,远远看去很好识别。

这三艘舰,起名分别来自着名的“日本三景“,即宫城县仙台湾的松岛、广岛县广岛湾西南的严岛神社,以及京都府宫津湾的天桥立。在大明海军都督府眼中,这三艘舰属于典型的“小船抗大炮”

,也就是放大版的蚊子船,四千多吨的战舰上,光一门主炮和提弹装置就有242吨重,开火时稳定性严重不足,主炮转向两舷时,整个舰体都要倾斜3度左右,君不见七千余吨的徐州级,也才装了两门双联装3oo毫米火炮,而且舷侧火炮装的很少,所以专门给三景舰起了个外号叫“抗刀裸男”

至于纵队后面的筑紫、高雄、比叡、扶桑、八重山、金刚等舰,尽管名字起的威风凛凛,实则仅是防护与浙字级炮舰类似,战斗力与有着“黄海战列舰”

之称的浙字级炮舰相比,那是万万不如的。

此时松岛号的舰桥上,战前刚刚晋升的伊东佑亨海军中将,立在指挥台后面,端着望远镜一言不的观察着对面明国战舰。

在大本营讨论对明国开战,研究对手作战战术时,伊东佑亨曾极力反对与明国海军直接作战,认为只要明国四艘铁甲舰仍在,就可以把整个联合舰队送入海底,日本联合舰队的职责是戒护登6场,运送6军部队上6,其曾与舰队参谋釜屋忠道私下谈道:“在佐世保集结的军舰有几十艘,但令人可悲的是,对于舰队旗语识别却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完全熟悉舰队战阵的将佐寥寥无几,就是在堂堂正正的一举一动的信号指挥下仍然行动困难,因此只能在每日的闲暇,令各舰派出小蒸汽船,到佐世保港外进行模拟编队训练,希望通过努力弥补其欠缺”

……

后来得知明国两艘铁甲舰在清国夜袭中战沉后,伊东佑亨又变得积极主动,牵头组织了7月初佐世保集训和战术兵推,报经海军军令部长桦山资纪同意,考虑到本方舰队战舰航不一,确定遇到明国舰队后,整个联合舰队分为两部分,吉野等高航四舰作为游击战队,前出担负侦察、诱敌和牵制任务,寄希望于牢牢拖着敌方主力舰队,然后等联合舰队赶上后给予致命一击。

没想到这次交战,明国和日本的策略类似,都是派遣高航的战舰前出对敌,吉野四舰尽管损失惨重,但仍然将敌方主力给牢牢的粘住了。

今天的作战计划很简单,快在敌正前方转向,然后利用己方舷侧射炮数量多的优势,对敌舰进行逐个攻击,如果攻击无效,则在穿过敌阵之后持续右转,集火打击敌右侧的小舰,并回转至敌阵背后,再次进行打击。

尽管计划很简单,但是对于阵前转向来说,尤其是在敌方舰方向密集炮火下,依靠舷侧火炮进行对射,一方面对己方炮手的炮术提出更高的要求,毕竟对手正面投影面积更小,另一方面由于舷侧对敌,己方投影面积变大,被敌人击中的概率也更大。

战至12时43分,松岛号甲板后方的32o毫米加纳巨炮在旋转至右舷极限处,竭力对准明国目标舰,巨大的火炮甚至压得整个战舰向右倾斜了将近3度,在几经调整后,炮长猛地按下激按钮,标准装药的微烟药包剧烈燃烧,产生的气体将全长112o毫米、重45o公斤的穿甲弹,猛地从静止状态,顺着9o根膛线不断旋转加,经过近12米长度的加后,用着7oo米每秒的初旋转着飞出炮口,尾部的火光跟着有将近3o余米长,连带的冲击波在海面上吹起将近半米高的海浪,架退式炮管在巨大反作用力的推动下,顺着轨道猛的向后退了近半米,剩余的推力作用到固定在炮台上的炮架,连带着整个舰体向后一震。

指挥舰桥上的伊东佑亨海军中将和舰长桥本知道大佐竭力握着扶手,保持着平衡和军人的威严,在站定之后,迫不及待的端起望远镜,看向被瞄准的对手扬州舰,十数秒后,没等桅杆上的了望手报告战果,两位指挥官不约而同的叹了口气,按照英吉利的炮术规范,第一略过扬州舰高耸的舰桥,远远的落在战阵后方,激起近百米高的水柱。

紧接着后续的桥立号、严岛号的32o毫米主炮也6续开火,很可惜,无一中的,想想也是,在没有校射的情况下,双方用着近似9o度的夹角、18节左右的相对航,企图一中的,简直就是痴心妄想。随即,在主炮冲击波消散后,右边舷侧的各型射炮也6续开始射击,在扬州舰周边形成大小不一的水柱,可惜还是没有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