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相约石头记 > 第17章 焚书燃稿心惊恐 临摹效仿解难忧

第17章 焚书燃稿心惊恐 临摹效仿解难忧 (第1页)

作者:木有知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对于眼前的这个书童,曹沾突然感觉到自己好似捡到了一个宝贝,真的是如获至宝,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应该算作是一个知音。

他根本没有想到,欧阳嘉伦小小年纪,竟然对自己的《石头记》了解如此深刻,而且某些章节自己只是一些设想,竟然都被这个小子猜中了,真是有一些玄学在里面,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

两人相谈甚欢,互相交流心得,尤其是嘉伦,既抒了自己对《红楼梦》的情感,又表达了自己的观后见解,还听到了曹雪芹对某些情节的设计初衷,真的是意外收获。

天色不早,两人聊过一会儿之后,嘉伦便携上先生交付的书稿,回到自己的房里,准备第二天送给脂砚先生。

嘉伦一直对曹雪芹后来加入的篇章比较感兴趣,总想知道他到底写了些什么,每次先生让他把手稿送给脂砚先生时,嘉伦总是在送稿的路上反复翻阅,有些章节他是在《红楼梦》里读过的,有些却从未见过,估计就是被脂砚先生给删掉了。因此,拿到手稿后,嘉伦赶紧回到自己的房间,迫不及待地拿起稿件看了起来。

原来加了这么一个片段,就是王熙凤的女儿巧姐热生痘疹,凤姐便与贾琏隔房而居,自己亲自照顾女儿。贾琏趁独居之际,故意引诱多浑虫的老婆多姑娘,在平儿收拾房间时现了一绺青丝,为瞒过王熙凤而替他遮掩,竟被王熙凤猜忌。最后加一句诗:“淑女从来多抱怨,娇妻自古便寒酸。”

哦,原来这个片段是后加的呀,我在读书的时候,还真就看过这一段,把王熙凤、平儿、贾琏三个人的对话及心理描写的极其详尽,当时还拍手叫好呢!

没想到这竟是曹雪芹后加进来的,真是妙极,妙极呀!

嘉伦继续往后翻,感觉曹雪芹后加的片段也非常精彩。

咦!

这个片段怎么这么陌生?

好像在《红楼梦》的原着里没见过呀!

是不是被脂砚这个老家伙给删掉了?

嘉伦赶紧拿起书稿,认真地读了起来。

这段写的是贾雨村与冷子兴在聊到荣国府的时候,谈到了贾宝玉出生时嘴衔五彩晶莹之玉,抓周时独抓脂粉钗环,被他老爹贾政斥为酒色之徒。政老爷遂派人欲将这宝玉舍去,丢于郊外,后被王夫人觉,矛盾丛生,引起贾母的警觉,哭闹不允,若将宝玉丢弃,势如挖去了老太太和王夫人的心头肉一般,府内一片混乱。在忙乱之际,一跛足道人疯癫落脱,飘至府内将宝玉携走。只留下一句,“他本是女娲炼石补天所剩一顽石,如今收了便是。”

话落人无,再无踪影。

嘉伦读到这里感觉太新奇了,这么有感情色彩而又矛盾冲突很浓的一段文章,为什么后世就没传下来呢?难道真的被脂砚先生给删掉了吗?

嘉伦又往后翻了几页,有的片段自己读过,有的片段未曾见过,他都一一阅读了一遍。

夜晚的寒冬真的好冷,这里既没有暖气也没有空调,照明更不用谈了,连个最低瓦数的灯泡都没有,嘉伦只能借着炭盆取暖,借着油灯阅读,这种刻苦学习的劲儿啊,真的赶上古代的头悬梁、锥刺骨了!

啊!

大事不好!

书稿儿被炭火烧着了!

嘉伦只顾着阅读文稿,看一页放一页,一不小心,随手把书稿放到了炭火上,几页书稿瞬间被炭火熏黑,成焦灼状,个别书页已燃起火焰。

嘉伦赶紧抢救!

他急忙从炭火上拿起书稿,左吹右抖,使劲拍弄,怎奈纸张已着,即使火焰熄灭,书稿大部已烧焦,个别地方已认不出来。

这可怎么办呢?

这要是被先生知道了,一定会责罚我!

即使先生不怪罪,这也是他的心血呀!

怎么可以付之一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