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商税改革 (第1页)

作者:东方笑笑生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在嘉靖年间,盐,茶,丝绸,酒,皮革等商税一直都很低,到了天启,年间,魏忠贤本想给大明国库增加税收,对江南的东林党财阀进行过加税。

可惜动了士绅阶级的利益,天启被人害死。

崇祯上位之后迫于压力,被迫放弃增加商税,赐死魏忠贤。

结果导致,朝廷税收不足,只能对普通百姓加税。

到了崇祯后期,为了打仗,甚至加征三饷。

分别是“辽饷”

,“剿饷”

,“练饷”

,结果造成百姓苦不堪言。

活不下去的百姓纷纷加入农民军起义。

考虑到这些,周鉴思来想去,最终决定改革商税,减少百姓负担。

大明永绍元年六月,大明摄政王周鉴颁布商税法案。

所有商户分为大、中、小,三种级别进行征税。

凡是每年银收五千两以上,或者每月银收在五百两以上的为大商户,征收65%的商业税。

凡是每年营收在一千到五千两之间,或者每月银行收在一百到五百两之间的为中商户,征收5o%的商业税。

凡是每年银收在一千两以下,或者每月银收在一百两以下的为小商户,征收4o%的商业税。

税法一经颁布,大明永绍元年七月,全国统一执行。

周鉴认为,商人太有钱了不好,容易造成社会风气腐化,民族凝聚力下降,人心涣散。

而且严厉禁止大明境内,所有军队经商。

尤其是自己手中的王牌军队,十万镇国军。绝对禁止经商,以防资本腐化军队,失去战斗力。

凡是偷税,漏税,抗税者,一律抄家,不跟你资本家啰嗦!

对于周鉴来说,以增加朝廷的税收,减少百姓负担,将财政压力转嫁给富商。

生产武器,壮大军队力量都是银子,这些如果不从商人那里获取,势必要从普通百姓那里索取。

百姓本就是弱势群体,一味地加重百姓负担,只会使得大明境内像李自成这样的农民军层出不穷。

周鉴考虑到普通百姓的负担太重,朝廷财税重点从资本家那里获取。

再说了,资本家富的流油,羊毛不从他们身上薅岂不是太便宜他们了。

国家靠普通百姓保护,普通百姓出人出力抵御外敌,这些资本家却享受国家的保护。天下哪有这种好事?

周鉴一方面增加资本家的商税,一方面降低对普通百姓的征税。

取消了各种乱七八糟强加在百姓头上的税费。

包括免费的差役,也得取消,这种就是历朝历代把百姓当成免费劳动力来压榨的狗屎行为。

改为由朝廷出钱,雇佣百姓干活。

而在周鉴改革商税之前,大明的商税只有十抽一的税率。

实在太低了,很多资本家爽的不能在爽。

而那些普通百姓的各种税费都增加到了十抽九的地步,看看那些百姓们各个面黄肌瘦就知道他们头上的税有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