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教育改制 (第2页)

作者:东方笑笑生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题目为《如何支持新政》。

很多考生因为长期读四书五经,脑子里只有孔孟子曰,对当下时政问题不是了解。

仅仅凭借民间百姓的反应,做出自己的见解。

导致很多考生拿起笔就不知道如何作答。

很多考生家里都是小资产,地主阶级,一看到“新政”

二字,脑袋就掌的很痛,根本不知道如何作答。

第一场考试,竟然有很多考生看到考题之后,紧张的呕吐起来。

第三场考试同样准时开始。

考题为《提出自己对新政的补充见解》。

第三场考题,直接让大部分考生无从下手。

有的考生家里是地主阶级,看到考题实在忍不了,当场破口大骂。

结果被现在主考官派人打出考场。

整个人被打的鼻青脸肿。

三天煎熬终于结束了。

走出考场的考生大部分都萎靡不振。

主要是这次考题实在太难了,根本无从下笔。

只有个别几个考生比较轻松,他们答起来毫不费劲,主要原因是他们是普通百姓人家,对新政深有感触,而且很愿意接受新政。

一些考生考试结束后,来到秦淮河边。

以往,每当考生走出考场,都会到周围妓院潇洒一番,以缓解压力。

然而,这次不同往常。很多考生走到秦淮河边。

任由秦淮楼上的女子如何喊叫,勾引,撩骚……

他们就是无动于衷,可能被考题恶心到了,目前大部分人的状态都不太好!

甚至有的考生想不开,一头跳入秦淮河,想要自杀。

幸好秦淮河河水不深,也就到肚脐这样,跳下去也只是洗个澡。

阅卷工作在紧张的进行中。

最后有十张答卷报送到周鉴那里,由周鉴挑选本届的状元,榜眼,探花。

结果周鉴看了答卷之后,全部叉掉。

这届考生表现太差,状元,榜眼,探花一个没有。

考试成绩出来了,前五十名全是农民子弟。

那些地主儿子,一个没考好,主要是对新政不满,造成他们考试的时候特别别扭,写的内容不符合考题主旨大纲,因此落榜。

周鉴对这一届的考生表示失望,整体水准不高。

虽然家庭条件是农村的考生整体水平可以,但还是达不到周鉴的要求。

周鉴决定,要建立新式学堂,由朝廷出资办理。

新式学堂分为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四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