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金陵才子秦浩然 (第3页)

作者:银月不如钩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屋里众人不过是个陪衬,所以他们就把目光都集中到唐义四人和秦昊的卷子上。

虽然没有署名,但各自的笔迹他们都认识,尤其是秦昊的秦体,一眼就看到了。

贺知府当先把它抢在手中,然后浏览一遍,继而哈哈大笑:“好词!

好字!”

这屋里周煜贺知府最大,既然他不跟贺知府抢,那这词自然就是他贺平之的了。

所以他也难得大方了一回,把秦昊写的下半阙词放在了自己桌上,请大家共同鉴赏。

由于是续写的词,所以只有下半阙。

这不是说不能写上半阙,而是贺知府已经摆明了上半阙是孟浩然的真迹,要是再写上去,自取其辱不说,还失去了这次续写的目的。

只见秦昊写的是:“今年元月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上篇写去年,下篇写今日,重叠对应,回旋咏叹。

用词通俗简洁,形象生动,完美地与上半阙契合在了一起,语短情长朗朗上口。

尤其是“泪湿春衫袖”

一句,把去年与情人相会的甜蜜与如今不见情人的困苦,写的极为生动缠绵。

有如此佳句在前,再加上这种潇洒飘逸却不失风骨的“秦体”

书法,唐义四人写的再怎么花团锦簇也只会沦为绿叶。

唐义四人见到之后,相互对望一眼,心里五味杂陈。

《春晓》、《春夜喜雨》、《将进酒》和这半《生查子》,无论秦昊写的哪一,语句都极为简洁、直白、明了。

即使从未读过书的人也基本上知道这些诗句的意思。

表面上看,这是一种风格,其实是厚积薄之后的返璞归真。

特别是听说,这个“秦体”

还是当场突破瓶颈书写出来的。

他们平日对后唐四大才子不屑一顾,内心里也从未真正地以四大才子自居,但是现在突然对四大才子这四个字感到不安和羞愧。

他们配不上这个称号。

先是孟浩然,又是秦浩然,以后或许还有周浩然、吴浩然……

唐义几人与众人辞别。

他们走时的背影虽然落寞,但眼神却极为坚定。

这场文会到了这里已经达到了高潮,至于还有没第三天,其实已经不重要了。

周煜先行离开,贺知府自然也带着金陵大小官员也跟着走了。

邀月楼凤四娘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她说话算话,给了秦昊四块竹牌,整整1ooo两银票!

而这一次秦淮河两岸又响起了另一个人的名字:秦浩然。

金陵才子秦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