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颂芝受罚 (第1页)

作者:李润石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陈旺福感谢剪秋,不管剪秋所说的是否是心里的所想,她也不想在表面将事情搞的太难看。

剪秋的意思她很清楚,无非就是背叛华妃给皇后当卧底,可惜陈旺福不是傻子,她现在虽不说有权有势、荣华富贵,可至少过的不差,华妃待她不薄,又有朋友颂芝。另外,当叛徒的结果往往不是很好的。

沈眉庄身边的茯苓当叛徒,乱棍打死;

安陵容身边的宝鹃当叛徒,乱棍打死;

。。。。。。

就算是聪明的曹贵人背刺华妃成功晋升梦寐以求的嫔位时,也是命不久矣,死的时候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可见,给人当叛徒的代价太大,而收益与代价比起来微不足道,实在不是一个划算的买卖。

陈旺福送完茶叶后,返回翊坤宫,向华妃禀报茶叶已经送到,华妃得意极了,估计皇后恐怕要气死了,不对,就算心里气愤表面上肯定还要装出大度,她就是那样的人。

陈旺福摇摇头,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争一时之气固然得意,可皇后还是皇后,相反华妃这咄咄逼人、到处树敌,怎么看都不像是能长久的?

而且华妃还不知道,但陈旺福看的很清楚,眼下的形势对华妃来说并不友好,新晋秀女们个个虎视眈眈,里面不乏家世显贵的,若有那么一两个冒头,华妃依仗的宠幸就犹如镜花水月,轻轻一碰就破了。

虽然有母家的撑腰,年羹尧大人给力,但雍正是个明帝,不可能会让年家一直保持权势的,到了年羹尧用完的时候,估计就会丢在一边。到时候年羹尧若是不识相,不乏后来的抄家悲剧。

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让华妃有子嗣。

可对华妃而言,成也是年羹尧,败也是年羹尧。

华妃凭借哥哥年羹尧给力能凭一妃位有协理六宫之权,并能获得皇上恩宠,可就是年羹尧太有能力了,皇帝反而不会让华妃有孩子。

雍正给华妃欢宜香的原因就是不想让外戚势力过于庞大,威胁社稷。

对国家、朝政很好,对华妃却很残忍。

【若是让华妃有孕。。。。。。】陈旺福脑子里突然冒出这个念头,很快她又摇摇头,就算华妃有孕,皇帝也不会让孩子生出来。

而且欢宜香的问题怎么解决,弄不好,很有可能牵连自己。

算了,还是走一步看一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帮助他人,虽然她很想华妃能好好活下去,避免之后的悲剧。

皇帝许是对华妃那日的关心很是满意,连着两日又歇息在翊坤宫。

不过第三日被太后叫去寿康宫,说皇帝要雨露均沾、不能独宠一人,出来后皇帝便在当天晚上去了沈贵人那里。

其实从殿前选秀就能看出来皇帝对大局把控能力不如太后的,在选秀时,皇帝选秀女的的标准是凭喜好,在太后说皇帝子嗣单薄,不能眼光太高,可皇帝却说都是俗物。

从这里可见,皇帝并不像太后一样将这次选秀看做是政治的一部分,看看选的秀女就知道,位高权重者虽有,但不多。

连安陵容这样芝麻官出身的女儿都能选上,可见皇帝是有多性情,所以后来进宫后夏冬春为什么对安陵容百般瞧不上。而且汉军旗出身的秀女就有三个,是与祖制不符的。

选秀本来就是一场政治上的交易,是皇帝笼络那些位高权重的大臣,就像华妃,一些原因也是为了笼络年羹尧。

当然后来皇帝的处事风格越来越纯熟,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后面又去了富察贵人、沈贵人那里,淳常在太小,暂且不能侍寝,而安答应,存在感太弱,皇帝一次都没有召幸。

总的来说,皇帝去的最多的地方是华妃、其次是沈贵人那儿,之后就是零星去其他妃嫔几次。

与原剧沈贵人成为皇帝新宠稍有变化,即华妃并没有因为沈贵人失去太多宠幸。

不过,最近华妃对沈贵人的怨念多了起来。

起因是华妃在御花园散步,看到内务府的人搬着绿菊,颂芝以为是内务府新培育的绿菊是要搬到翊坤宫,华妃也相信了。

毕竟按照以往的时候,内务府有什么好东西都是先紧着翊坤宫用的。

华妃甚至叫停那些搬绿菊的太监,说是想先赏玩一下,不料那太监却说是皇上看沈贵人喜欢菊花,特意将新培育的绿菊赏赐给沈贵人,还给沈贵人的常喜堂重新命名为存菊堂。

这事放到任何一个人面前都有些尴尬,更何况一向好面子的华妃。

当时华妃就让颂芝掌嘴,然后匆匆地带着人返回翊坤宫。

可怜的颂芝,本来只想讨华妃的欢心,可最后主子不仅没有开心,自己也领罚了,实在是犯了低级错误。

其实,若从甄嬛传里给贴身宫女排个名次,除去那些路人甲外,陈旺福觉得流朱是最到位的。

从后面甄嬛在御花园巧遇皇上时,那时甄嬛还不知道皇上的真实身份,只以为是普通王爷。当时流朱看到的反应是什么样的?吃惊、忐忑,看向甄嬛的眼神满是关切和焦急,因为她知道后宫的妃嫔是不能与王爷关系亲密的。

不过她并没有直接出言提醒,而是在后面旁敲侧击,知进退、懂尊卑,又通诗书,是打心眼里从下到上对甄嬛尊敬和关心的。

后来皇上身份暴露,一路抱着甄嬛到碎玉轩,流朱先回去报信,满脸都是高兴,因为她知道主子受宠了。

再后来,甄嬛因为穿纯元朝服被皇帝处罚、关在碎玉轩得病时,又是流朱用生命的代价求得甄嬛看太医的机会。

这样一位既忠心、又聪慧机灵的流朱,她的死最让人惋惜。

后面的浣碧,能共患难却不能同富贵。槿汐,心思庞杂,无法让人看清到底是为甄嬛还是为她自己。剪秋,忠心可以却智慧差几分。

颂芝呢?像是曹贵人评价的,有几分小聪明,可是对华妃太畏惧了,成不了大气候。

那么,在颂芝受罚的时候,陈旺福为什么没有出手相助呢?

因为她并不在现场,此刻,她也正经历危险,稍有疏忽,就有可能丢掉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