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节 (第1页)

“这是为什么?”

“为的是什么我也不知道,我只是道听途说,这种没有第一手消息而揣测君心是要不得的。我只跟你说四王八公都得到了好处,只不过大家闷声发大财都没有声张而已。东府那边既然有这笔银子,人家想给自己心爱的女人风光大葬谁又能拦得住呢?”

云芳没跟他说实话,刚结婚,以前不了解,不会什么话都往外说的。

当初殷祺回来后悄悄的跟云芳说,从太上皇到诸位王爷都伸手拿好处了,甚至有人当着皇帝的面,说‘皇位你坐,银子我们拿。都是父皇的儿子,你不能富有四海还不给我们兄弟一条活路,既然你不给我们活路,我们也不给你活路’。

为了拉所有宗室臣公下水,太上皇听从几个小儿子的话,把银子藏在了臣子家里,为的就是利益共沾风险平摊。这些人拿了银子,就是站在了新皇的对面,新皇容不得他们,他们也没法再去投靠新皇,太上皇以此绝了这些老臣们的“卖主求荣”

只是贾瑭还是想不清楚:“话虽如此,但是他更应该知道畏惧才行,那金丝檀木的棺材板怎么说?还说那是义忠亲王老千岁要用的,后来坏了事儿……”

“这个我只能说是贾珍昏了头了,薛家猪油糊了心,或者是以为事情过去了,千岁早就化作了枯骨,连一丝余威都没有了,就随便处理了那一副棺材板。我哥哥早些年在宫里做侍卫,见过义忠亲王,说是老千岁,人家当年也是壮年,当年铁网山上发生了什么,新皇是知道的,或许新皇和诸位王爷身边的亲近人也是知道的……宫里让禁言,关于老千岁的一些记录一概抹去,我大哥只跟我和二哥说过‘千岁忠义’,而且这个‘忠义’二字,还是当年一群老臣们争取来的,除了这俩个字,真的是没任何的记录了。”

这个问题讨论不下去了,贾瑭就问:“为什么要娶秦家的女孩?说白了,为什么要娶秦可卿呢?她既然没有什么隐秘的背景,为什么?”

“她十有**没有隐秘的背景,为什么会嫁到贾家,我觉得,大概是因为她养父秦邦业是以前的工部营缮司郎中了。”

“哦?”

“营缮司郎中是不是肥差?”

肯定是,营缮司管着宫殿陵墓的修缮,工程款在手里过一遭,肯定要留下点油水的,当然是肥差。

“既然是肥差,为什么秦邦业那么穷呢?”

人口简单,经手的油水多,家里花不了多少钱,为什么没钱呢?钱去哪儿了?

钱去哪儿了?

秦邦业的日子过的十分清贫。云芳的爹殷庆当初在兵部也是个小官儿,兵部没工部和户部两处油水那么大。就这样还能时不时的往家里拿点银子补贴家用,养着一家八口人和几个下人。和秦家比,殷家的主要收入来源更多的是店铺,但是殷家花钱也多,当初把殷祺弄到宫里也是花了钱的,再给殷祺买马置办行头,后来把殷叡弄进国子监,光是这兄弟两的前程把铺子里的收益差不多都花出去了,家里的开销全是靠殷庆衙门的收入支撑。

所以秦邦业清贫的日子过的有点不正常。

看贾瑭还明白不过来,云芳提醒他:“你这个二叔一直在工部啊!”

“你的意思是说?”

“你想想,原著开篇,荣国府保举贾雨村为金陵主官,他贾政不过是一个五品郎中,怎么能保举一个人去金陵做主官?”

“那是因为贾家的势力还在。”

“贾家的势力盘踞在什么部门?”

“你的意思是工部?”

“这是我的猜测:我想着,当年宁国工和荣国公兄弟两个,关系自然不错,他们当年是不是分开发展权利的。如今王家把女儿嫁给了荣国府,王子腾又是武官,说白了,如果不是图荣国府在兵部的利益,如果真的要联姻,贾珍比贾琏更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