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东汉篇二 燕然勒功 (第2页)

而他的父亲班彪,其实也是个史学家,班家可谓是史学世家。

当然你可能会很疑惑,一个史学家,怎么会跑到燕然山上去。

那就不得不提一提,这历史上最彪悍的史学世家——班家了。

被点名的班固尚且没来得及有所反应,在他之前时空的刘彻已然眼前一亮。

什么,那窦宪的燕然山铭文是班固写的?

这班固还跟司马迁一起并称“班马”

后代子孙有的,他的将军们也都得有!

你有燕然山,我也有狼居胥山。

反正去病封狼居胥的时间都已经有了,这司马迁也是他治下的官员,决定了,下次只要出征,必须带上司马迁!

不是关于他的两位大将军你司马迁写的少嘛,那就多跟着看看,多写点!

刘彻兴高采烈同霍去病建议道:“你让他给你在狼居胥山上也写上一篇,对了,是不是还禅姑衍来着,那里也写一篇,文人嘛,不用白不用。”

司马迁:……

谢邀,但是他不想去打仗啊,他对于战争没有兴趣!

班彪虽然人是文官,但一直关注对匈战事,对作战及政策都很有一些自己的见解,他的两个儿子嘛,一个是班固一个是班超,生了个女儿叫班昭。

可以说,成才率是杠杠的。

班超是下一位主角,此刻先按住不表,总之也是个弃笔从戎的天才,在西域经营三十余年,东汉版地断匈奴右臂。

而班固不似弟弟半路转专业成了武将,坚持一路从文官路上走到黑,但是对于战争和匈奴的理解,那也绝对是超乎平常文官的,毕竟他是真的上过战场啊。

这一点,从他的文字之中也能有所体现。

刘彻十分兴趣盎然,还有这么有意思的史学世家呢?

他这个兄弟,看起来不错啊。

怎么就是东汉人呢。

班固所著《汉书》作为传统正史之一,其内容文字自然也十分凝达精炼,可其中公认的最为精品的一篇之一,《武帝纪》定然榜上有名,是研究汉武帝最重要的文献之一。

这当然也有司马迁《今上本纪》缺失的原因,可是,这也并不能否认《武帝纪》的优秀。

其实汉朝说倒霉运气也好,虽然由于时间久远,汉朝的史书资料十分匮乏,因此对于研究而言带来了很多困难,可是在那个史学家还没有被儒学腌入味的时代,《史记》与《汉书》绝对是二十四史之中的精品之作。可以说,班固与司马迁二人是其中比较严谨的史学家了。

什么叫被儒学给腌入味了啊?

天幕你怎么能如此辱骂他们儒生呢?

竟然还连带着看不起他们写的作品,如何能如此斯文扫地?

因此,总有人说若司马迁是汉武帝脱坑回踩的黑粉,那经历过真实战场,对于战场局势有自己理解的班固,对于武帝的理解,也与司马迁有所不同,当然,也可能是距离产生美吧。

“雄才大略”

这个如今历史教科书上最终对汉武帝盖棺定论的评价,其来源便是班固在《武帝纪赞》之中对于汉武帝的赞扬。可以说,这个词原本就是刘猪猪专属用词,或者说,他本人是第一位主人。

“如武帝之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刘彻:……

虽然雄才大略是个好词,又听到天幕说这是后人对他盖棺定论的评价,可以想见,在后世,对于他的功绩更多还是肯定居多,不过……

能不能夸人就好好夸啊!

什么距离产生美?什么如果不改文景之恭俭会比《诗》、《书》中的君王还要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