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节 (第1页)

作者:悄然花开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杨建白点点头:“倒是我冤枉二婶娘了,我还以为二婶娘没注意到这个呢。祖母,咱们府上供奉的那个大夫,是不是医术不行,您这老毛病都多少年了,却半点儿起色都没有,要我说,咱们不如换个大夫瞧瞧?这方子也总是用这同一个,是不是有些不太好?”

杨老太太皱着眉摇头:“倒也不怨大夫,大夫的医术还是挺好的,开的方子也都挺管用,就是我没听大夫的嘱咐,之前大夫说,我这老毛病啊,最忌忧思,我这心里一有事情,晚上就难以入睡,时间一长,就容易胸闷头疼,这次也是这样。”

说着就叹了一口气,杨建白也跟着叹气:“祖母就是这样,心里容易藏事儿。祖母,我平日里瞧着二婶娘对您也是挺孝顺的,我这又从杨家分家出去了,要是祖母相信二婶娘,以后心里有了什么事情,不如就和二婶娘商量商量?哪怕是二婶娘不能给您出主意,这有个人说说话,也好排解一下您心里的忧思是不是?”

老太太想让杨建白主动问,杨建白也不是傻的。杨二婶在一边连忙说道:“哎,建白,也不是我说,你们这孙子辈儿的,老太太也最是疼爱你了,你又是个能干的,你祖母以前总是念叨,说不定以后咱们杨家,就是指靠你了,你二叔又是个没本事的。”

杨二婶也不觉得尴尬,只笑着说道:“所以你祖母心里有了什么事情,也不爱和我们说,就等着你给拿主意,要不然,你帮忙问问?瞧着你祖母身子这么不舒服,我这心里也不好受,恨不能直接替老太太一场,可是,我是个没本事的,不能给老太太出主意,也就只能拜托你了。”

杨建白忙摆手:“二婶娘谦虚了,咱们杨家,若说是谁最能干,那还得数二叔父和二婶娘了,要不然,我爹娘过世之后,这杨家也不会还好好的,一如既往,都是二叔父和二婶娘能干,这才守住了杨家的家业啊。”

守住是守住了,可同时,这家产也没传到杨建白手里。杨家的爵位,是杨建白的曽太祖父传下来的,和舒家差不多,都是开国功勋。原本呢,杨家的爵位和舒家一样,到舒曼瑶的爷爷那辈儿,就应该是没有了的。可杨建白的爷爷和爹爹很是能干,选了一条最容易立功的道路,父子从军,一个战死沙场,硬是将爵位往后续传了三辈,一个英年早逝,同样是将爵位往上提了提,到杨建白这一辈儿,若是能传下来,那就是不降爵往下袭。

杨老太太和杨二叔是不甘心,想要抢夺爵位,可皇上心里自有一番计较,这死的是杨建白的爹,建功立业的也是杨建白的爹,没道理这爵位却传给了弟弟一家。所以,杨建白的爹死后,这爵位朝廷就收回去了。

若是杨建白能平安长大,到了适当的时候,爵位自是会被赏赐下来的。若是杨建白没平安长大,朝廷正好不用给爵位了。

爵位这东西可不是光给个封号就行了的,每年还要有大把的俸禄,朝廷也不是那么有钱的。

而杨建白若是继承爵位,那他就是杨家的当家人,就是分家,搬出去的也应该是杨家二房,杨家的财产,杨建白是要分七成的。可现在,搬出去的是杨建白,杨建白分的财产连三成都不到,甚至差点儿连自己娘亲的嫁妆也没保住,这会儿杨建白说的话,就很有些打脸的意思了。

杨二婶脸上的笑容都没保持住,到底是杨老太太见过的场面多,眼圈一红,就拉着杨建白说道:“建白,你这是在怨恨我分家的时候没帮着你,让你吃亏了?你是在怨恨你二叔父将你赶出门?”

不等杨建白说话,老太太就开始哭诉了:“你个小没良心的,你也不想想我这都是为了谁,那会儿你无诏进京,你是正在打仗啊,没有圣旨忽然进京,若是皇上知道了,你知道这是什么大罪吗?不光是你,就是整个杨家,都要被抄家灭族的!”

杨建白嘴角挂着笑容,听老太太旧事重提:“我都是为了你们着想啊,我若是不分家,咱们家所有的人都要跟着你去死你忍心吗?还有这家产,我之所以没将大部分的都给你,是想要留着为你奔走的,万一你进了大牢,没有银钱,谁会替你打理?”

“祖母,那这会儿事情已经过去了,我也没有被皇上治罪,就不用祖母出钱替我打点了,你说,咱们是不是要重新分一次家?”

杨建白微微挑眉,老太太被噎了一下,随即大骂:“你这是什么意思!

你是在指责我偏心吗?”

“祖母,我可没这么说。”

杨建白不在意的说道,反正全京城都已经差不多知道杨家的事情了,他也不是那种爱面子的人,大家都撕破脸皮了,有什么好遮掩的?只要别让老太太在他身上安个不孝的罪名就行了。

“祖母,我瞧着您精神挺好的。”

舒曼瑶笑着上前说话:“这天气燥热,不如咱们到外面走走?对了,二婶娘,大夫是怎么说的,有没有说祖母能不能到外面走走?”

二婶娘忙笑道:“不能,娘亲这毛病,不能见风,得好好养着才是,更不能生气动怒,建白啊,你看在她是你亲祖母的份儿上,别惹她生气了?”

曼瑶一脸诧异:“二婶娘这是什么意思?建白什么时候惹祖母生气了?二婶娘您可别乱说,我们家建白可是最孝顺的人了,一听说祖母不舒服,下了朝就过来了,这会儿连午膳都没来得及用呢。”

那是骗人的,没用午膳,两个人是用了不少点心的。

杨二婶正想说话,杨建白就笑着拍了拍老太太的手背:“祖母,您既然看见我就不高兴,大夫又说不让您生气动怒,不如我先带了曼瑶回去,等您身子好些了再过来?”

杨老太太瞪他:“别急着走,我叫你们过来,是有事情和你们商量。”

杨建白笑着点头:“祖母请讲。”

“是这样的,咱们家的宅子,也有百来年了。”

杨老太太叹口气,侧头看杨建白:“我就想着,将这宅子给修修,给重新涂刷的再刷一遍,该上桐油的地方再上一遍桐油,只是,家里的情况你也知道,只吃喝还能维持,再多的钱财却是没有了。”

杨建白没做声,杨老太太看一眼杨二婶,她身为长辈,将话说到这个份儿上,就已经是很没面子了,难道还要让她亲口说出借钱两个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