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第1页)

第119章

“回陛下,臣不在其位,这。。。。。。?”

卢象升有些迟疑的说道。

朱烨笑了笑,对其宽慰道:“今日并不是正式的奏对,你我君臣只是闲聊。”

卢象升见他这么说,在只得回道:“启奏陛下,以臣观之,现在的京营,恐怕很难在野外战胜建奴。”

朱烨又追问道:“三大营曾经随成祖永乐皇帝追亡逐北,打的蒙古人仓皇北顾,是什么原因导致京营落寞至此呢?”

“是土木之变?还是什么其他的?”

听到朱烨提起土木之变,卢象升更不敢说话了。

当年英宗皇帝那事儿,究竟是什么情况,恐怕谁也不清楚。

你说是因为土木之变,导致三大营精锐尽失,这完全是在胡扯。

别人或许不清楚,卢象升好歹是正儿八经的进士出身。

对大明的历史很是清楚。

当时的情况,英宗只是带走了一部分京营的骑兵。

还有大量的京营精锐,正在南方平叛呢。

这些人回来后,以他们为根基,重新组建京营,会是大问题吗?

至于说是其他原因,那就更不能提了。

见卢象升不说话,朱烨也不再追问,而是轻叹一声道:“无论是什么原因,京营已经不堪一战,这是事实。”

“朕于年前,命兵部尚书李邦华重新整顿京营,裁汰老弱,考核各级将官,京营现在已经是出具气象。”

“但现在缺一个人代朕掌管京营,卢卿可愿意出任京营提督?”

朱烨此话一出,卢象升直接就愣在了那里。

大明的京营,一般是由当朝勋贵总理,亦或是内臣提督京营。

文官提督京营的情况不能说没有,但是很少。

现在皇帝让自己提督京营,这是什么意思?

是要彻底依靠文官吗?

虽然卢象升自己就是文官,但他却是不支持由文官掌兵事。

于是,他小心翼翼的开口道:“陛下,臣是文官,恐怕。。。。。。”

“那不知卢卿是否愿意由文转武,到五军都督府任职呢?”

朱烨语气无悲无喜的问道。

从头到尾,他就没打算让文官替他掌管京营。

这也是为什么,他会让卢象升替代李邦华的原因。

大明自英宗后,皇帝对京营就失去了掌控权。

先是于谦,又是马文升,一直都是文官在掌管京营的控制权。

直到武宗继位,大力提拔武将,任命江斌为京营提督,大明皇帝算是拿回了原本就属于自己的军权。

但在武宗驾崩,江斌死后,京营又重新被文官掌控,一直到自己皇兄继位,任用魏忠贤来抗衡文官集团,才算是对京营又有了一部分影响力。

这也是朱烨选择卢象升的一个原因。

卢象升是进士及第,标准的文官出身,但又和任何利益集团没有牵扯。

尤其出任京营提督,各方面都能接受。

卢象升听到皇帝要让自己转投军伍,内心不由有些纠结起来。

见他迟迟不表态,朱烨笑道:“卢卿可以好生考虑考虑,但朕不能给你太多时间。”

“眼下山陕之地不稳,辽东建奴猖獗,朕急需一支强兵。”

朱烨的话音一落,卢象升当即起身道:“陛下,臣愿意代陛下掌管京营。”

“好!”

“朕果然没有看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