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第1页)

第143章

再者,就大明现在这些藩王的水平,和明初那一帮子木头(第一代藩王名字全是木字旁)比,差的太远了。

退一万步讲,就算是他们靖难成功了,那江山至少还是汉人自家的不是吗?

朱烨有这个想法还是从后来的满清身上学来的经验。

满清是怎么平定太平天国的?

不就是允许各地办团练吗?

相比那些士绅、外臣,朱姓藩王们不是更让人放心?

他笑着对几位阁臣说道:“诸卿不必担心,朕这个皇帝都不担心,你们担心什么?”

“眼下大明的情况,急需编练新军用以平定山陕民乱,抵御北方蒙古的侵扰,还有就是辽东的建奴,东南的倭寇。”

“但朝廷却是拿不出这么多的钱粮出来,而整个大明除了。。。。。。可能也就朕的这些同宗或许有这个财力编练军队,抵御外敌了。”

“与其等着大明烽烟四起,最后亡了天下,不如趁着现在让他们为朝廷出一份力。”

朱烨好悬差点没说漏嘴。

“陛下,您不必如此烦忧,只要我等君臣勠力同心,相信大明一定会再次中兴的。”

孙承宗起身,语重心长的对朱烨劝道。

“孙师傅,朕意已决,相信太祖和成祖是不会怨朕的。”

朱烨面色严肃道。

其实,这件事说到底还是他们朱家的家务事。

他们还真没有什么理由反对。

你说是成祖祖制,但还有太祖祖制在那里呢。

几人对视一眼,袁可立起身道:“陛下,给藩王兵权,一旦藩王做大,那朝廷这边可就难办了。”

“三个护卫营,他们要是能造反,那朕和诸位卿家也该自戕了。”

“且。。。。。。此事只是朕的一个想法,今天说与你们听听,不可外传。”

朱烨想了想,还是决定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几位阁臣沟通一下。

这都是自己挑出来的,对大明还算是忠诚的大臣,如果他们都不可信,那自己一个人恐怕也玩不转这个老大帝国。

几位阁臣一听,皆是心里一凛。

朱烨接着说道:“朕打算等诸藩的护卫营建成以后,就拉出去和蒙古人也好,和建奴也好,让他们打几仗,然后就让他们面南坐北,临朝称制。”

“陛下!”

“此乃亡国之举!”

“陛下不可!”

听到朱烨这么说,几人皆是起身惊呼道。

你这是什么意思?

破罐子破摔,不打算过了?

还是说你嫌大明死的太慢?

朱烨却是笑着摆了摆手道:“诸卿,听朕说完。”

几人也意识到自己等人刚才是有些激动了。

等他们重新坐回去以后,朱烨这才继续道:“朕允许他们仿朝鲜例,自建封国,但却不是在大明本土。”

“陛下说的是让诸藩去海外?”

孙承宗瞬间就明白过来。

其他几人也都是反应过来。

李标有些迟疑道:“就怕那些藩王不愿意吧?海外那可是相当于流放了。”

“他们愿不愿意还是得看他们自己,朕打算先召福王叔进京,和他聊聊,让他带个头。”

朱烨说了一句。

几人闻言也是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