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节 (第2页)

“大哥和文丰傍晚应该能着家,有大哥在,大嫂你甭想太多,如秀是个好孩子,把道理都跟她说明白,她会懂的。”

阮永氏轻声细语的安慰。这样的话这两天她不知道说了几回,可又着实不知道安慰些什么。

说起闺女,阮刘氏难得的红了眼眶,连声音都显了哽咽。“她,她懂什么,她以为能在娘手里过的有滋有味,是她多有能耐,要不是有我和她爹在前面撑着,真以为她能过安宁日子。陈家的寡妇出了名的刻薄,比娘还要狠上几分,她嫁过去是做儿媳的,要是陈秀才护着她还好,陈秀才不护着她,有她苦头可吃。她也不想想,刚开始陈秀才可能会护着她,可成亲久了,媳妇哪里能有娘重要,尤其还是辛辛苦苦将他拉扯大的娘。”

“都怪我,以前对她没尽到心,见她懂事省心,就没怎么给她操心,才养成了这性子,老话也说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她就是心气儿太高,我知道,她看不上庄户人家的泥腿子。”

阮刘氏心里是有点气的,闺女不听她劝,还反过来顶撞她,一句句话说得直戳她心窝。“太不懂事了。”

阮永氏掏出帕子递给她。“大嫂你别着急,如秀还小呢,她还小,有些事啊,就得咱们做父母的替她兜着,现在她不懂,等大些经了事就懂了,会明白你的一番苦心。”

至于嫁不嫁这个问题,她是不会掺和进去,也不适合。

“她要是能明白我做梦都能笑出声来。”

阮刘氏胡乱的抹了把眼泪。“我知道她的心思,别人探我的话,一般的庄户人家我都给委婉的推了,我就想着,好点的人家门槛也高,如秀虽说很好,可家里的底子摆着呢,嫁太好当别人家的儿媳也有压力,还不如寻摸个,公公婆婆性情好,妯娌和气,知根知底,田地比较多,家里有牛有驴,住敞亮的青砖瓦房,吃穿不愁有点儿底,日子过得舒舒服服。”

说到这里,阮刘氏就有点恨铁不成钢。“我给她想的妥妥当当,也在极力替她在周边寻摸,还托了娘家人帮忙,结果她倒好,冷不丁给我闹出这么桩事来,要是家里人好,穷点也没事,你说她怎么偏偏就看上陈家秀才了。要不是陈寡妇太刻薄,十里八村的都知晓,陈秀才至于到了十九的年岁还没成亲,她的精明都被狗给吃了,眼里是被浆糊了罢!”

“说起来,陈家秀才确实很好呢,长的也好性情也好还会读书,如秀看中他也无可厚非。你别太生气,这事得慢慢来,你越紧如秀就越听不进去,还不如先缓缓,拖上些日子,别让她再出去见陈秀才,过阵后,再细细和她说其中原由,可能就容易听进去些。”

阮永氏见大嫂这模样,她心里也不好过。可这事罢,有点棘手啊。

阮刘氏沉默了下,点点头。“你说的对,确实不能着急,这事啊,越急越不得法。”

有了思绪,人就显轻松些,妯娌俩边做着绣活边慢慢的说着话。

大房和三房的下地干活时,阮初秀和曲阳夫妻俩就去镇里,得置办夏衣啊,走时阮永氏拉着闺女说,千万得留下来吃晚食,正好她爹她大伯归家呢,今个晚上会张罗顿好点的。现在昼长夜短,吃过晚食后,天色还相当好,完全可以慢悠悠的回山里,阮初秀和曲阳便点头应了这事。

“阿阳哥咱们买根骨头回去炖着,我想吃咸鱼,煎得脆脆,又带着嚼劲儿,咸香咸香的。”

没有搭到顺路的牛车,阮初秀就和曲阳选着树荫走。

曲阳站在媳妇的身侧,用高大的身躯替她挡着毒辣的阳光。“嗯。买骨头炖汤喝,再买点咸鱼,还想吃什么?”

“等到镇上看看的。”

想了会,阮初秀没有想到。

“想买什么就告诉我,咱们都买。”

曲阳幽深的眼眸里透着温柔的笑。

阮初秀心里头甜滋滋,正好是个树荫,她停了下来,双手搁在后背,笑的跟只小狐狸似地,贼兮兮的看着男人。“阿阳哥这是想让我亲你呢?青天白日的我可不敢亲你,羞羞。”

说是这么说,脸上的笑比头顶的阳光还要灿烂些。

时不时的被媳妇撩,曲阳都习惯了,面色不改的回道。“先存着,等回家后再亲。”

“过了时辰就不算啦。”

阮初秀拉着长长的尾音,眼睛骨碌碌的转啊转,大热天里路上没几个行人,周边的田里却有不少弯腰埋头干活的汉子。“阿阳哥,你背我呗。”

曲阳看了她眼,十分肯定媳妇有古怪,倒也没说什么,蹲身将她轻松的背到了背上。

阮初秀蹭了蹭,嘿嘿嘿的笑啊笑,飞快的在男人左脸亲了口,然后,臭不要脸的趴在他背上问。“阿阳哥我对你好不好?”

“好。”

曲阳答的干净利落。

到了镇里先去买了夏衣,阮初秀买了四身夏衣,同时也给曲阳买了四身夏衣,二两银子哗的一下就花完啦。买完衣裳,又逛了会店子,买了两根筒子骨,买了刀五花肉,十条咸鱼,三两虾皮,一样果脯一样糕点,百来文钱又花没啦。

“真是花钱如流水啊。”

回家的路上,阮初秀苦着张脸感叹。

曲阳抚了下她拧紧的眉头。“挣钱不难。”

“阿阳哥是最厉害哒!”

阮初秀响亮亮的夸了句。

曲阳虽没有说话,嘴角却向上弯了弯,瞅瞅他的舒展的眉宇,明显的心情相当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