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节 (第1页)

作者:悄然花开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再拖一段时间,等旱灾落实了,他这边也好往朝廷上报。但这样做的话,百姓们的损失就大了,没修沟渠,地里庄稼若是颗粒无收,哪怕是又救灾的银子,能分到手里的又有多少?

“那怎么办?就看着这天旱下去?”

刘珍珠皱了皱眉,顿了顿又问道:“你看,咱们是不是给我爹写封信什么的?”

“不能给岳父写信。”

林仲修却摇头:“一来岳父现在不是户部的,不好管这边的事情,二来,知县当初曾给过咱们人情,咱们也不好越过他做这样的事情。”

若是越过知县,直接让刘老太爷插手了,追究起来,知县还是个失职的大罪,而刘老太爷就属于手伸太长了。两面不落好,所以不到最后时刻,写信这个事情,就不能提。

“那咱们就眼睁睁的瞧着这旱灾,不做点儿什么事情?”

刘珍珠揉了揉帕子:“爹之前说让你到县里看看,让咱们打听一下,不就是想管管这事情的吗?”

林仲修摆摆手:“别着急,定河水位下降,知县不是个愚笨的,这事情,迟早是要解决的,等会儿我去地里替了老三,让他先回来吃饭,我刚才让毛大娘做了一碗面条吃了,爹回来要是问起来,你就将我说的话给爹说一遍。”

刘珍珠点点头,又详详细细的问了几句,这才送了林仲修出门。现在他们家的收入是来自三方面,种地是小头,绣庄占一半,另外一半是之前开的书局。

林仲修种地不在行,但是写个文章,做个点评,批个注语什么的,还是相当在行的,哪怕在京城,他的水平也是数一数二的。书局一开起来,只奔着林仲修的名字,生意蒸蒸日上,每个月也有几十两银子入手了。

所以,他们家是不怕旱灾的,大不了就带着一家老小继续换地方。可到底是在村子里住了三年,这一遭灾,可不是一两个人受罪的事情,能帮衬点儿,他们就帮衬点儿。

邻里邻居的,做了好事儿留了功德,将来也好重振门庭。

转眼就是端午节,天不亮,林秀贞就被刘珍珠给叫醒了,林带着林君安兄弟几个,还有小胖墩林君辉,几个人坐在客厅里,一边听刘珍珠嘀嘀咕咕的念一些吉祥话,一边扯了各色的丝线搓成花绳挨个儿给他们系上。

年纪大些的,比如林君安,就只在手腕上系一个就行。中间的,不如林秀贞,手腕上脚腕上都得有,到最小的林君辉的时候,脖子上也得系一个。

系上花绳,还得配上香囊,里面装的是刘珍珠前几天就去镇上买来的辟邪符。林君辉还额外多了个小老虎的挂饰,和小香囊系在一起,都挂在腰上。

最后是用雄黄酒画手足心,林君安他们年纪大了,这个就免了。到最后,又是只有林君辉一个人画,顺带在额头中间写个王字。装备齐全了,吃了早饭,才放他们出门,上学的上学,不上学的也得回屋练字念书。

林仲修他们都忙,所以给林君辉启蒙的事情就交给了林秀贞。虽然林秀贞是个女孩子家,但家里人也都知道,他聪明的很,跟着老太爷念书,念一遍就能记个差不离。

若非是她自己在读书方面不是很在意,怕是比同胞兄长林君清强多了。

“今天是端午节,姐姐给你将端午节的故事好不好?”

领了林君辉回屋,林秀贞就翻了一本书,搂着林君辉坐在桌边,一个字一个字的点着读:“屈原……”

“意思就是说,古代的时候,有个叫屈原的人……”

读一遍,再解释一遍,林君辉乖巧的很,奶声奶气的跟着念:“大姐,这个是什么字?”

“蒲,菖蒲,蒲公英,都是这个蒲字。”

林秀贞笑眯眯的解释,林君辉大眼睛圆溜溜的:“菖蒲是什么呀?蒲公英是什么呀?能吃吗?”

“你个小吃货,就记得吃,菖蒲呢,就是长在水田边的一种草,下次我带你去地里瞧瞧,蒲公英也是一种草,上面毛绒绒的,风一吹,蒲公英上面的花就会散开,被风吹着落到各个地方去,来年春天就又长成蒲公英了。”

小学时候学的蒲公英的文章是怎么说的来着?

“他们很是顽强,不管落在什么地方,都能生根发芽,一代代的长下去……”

林秀贞绞尽脑汁的给林君辉将里面的寓意,林君辉小手捏着林秀贞的手指:“姐姐不说蒲公英也是一种野草吗?那野草长在地里,就会抢庄稼的肥料,庄稼就长不好了,那么多的蒲公英,飞来飞去的,都占了庄稼的地方,那以后庄稼长在哪儿呢?”

“蒲公英也不是野草啊,它还是一种药材,能清热解毒……”

林秀贞有些心虚的顿住,蒲公英的功效是这个吧?糟糕,不是学医的,早些年也没看过什么关于中药的书,这会儿有点儿扯不下去了,万一误导了孩子怎么办?

“姐姐的意思就是,蒲公英也是有作用的,可是,得分长在哪儿,长在庄稼地里,它就是野草,长在有需要的地方,它就是草药,对不对?”

林秀贞忙点头:“对对对,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说,人呢,也是要找好自己的位置的,你适合一个位置,那你就有用,你不适合一个位置,那你就是拖后腿的。”

都没一个三岁的小孩子说的清楚,这真是……是这些年太安逸,所以自己的智商下降了?还是小孩子太聪明,自己竟是被一个小孩子给提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