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节 (第2页)

作者:张鼎鼎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不要说的他们仿佛很有默契好不好!

安姐在心中默道,虽然她当时也想的是大不了这三千两不要了,可她的思想绝对没有和朱抵站在一个频道上的!

是的,犹豫再三,安姐还是狠心同那个英吉利的商人合伙了,不过她并没有把三千两都拿出来,而是只拿了一千五百两,让秦举人买了一些丝绸、茶叶并瓷器之类的大众货物,那个英吉利商人本还有些不喜,后来他们拿出了态度对方才有所收敛。对于这次的尝试,她心中也很是没谱,虽然她觉得任何有眼光的人都不会做一锤子买卖,可对方要真是拿了她这些货跑了,她也没办法。

当然,若是成功了,她下面也还有其他的想法,其实现在她已经让秦举人找帮手了。买个铺子收个租金打听个消息,这些事秦举人一个人就能干的了,但以后若要经营海贸,那就不行了,起码他们要有人去看看那边的形式。秦举人虽然自告奋勇,她这边还一时离不了他,而且他也不是太合适,毕竟他是传统教育下出来的文人,虽然家中是做生意的,却还不够机灵,年龄也在这里放着,要再重学一门语言就比不上少年人了。而且秦举人还算是她的一个门面,平日没事,高老爷都喜欢把他招过去,倒不是商谈事情——在这上面他远远无法同金先生相比,但再怎么说,他也是朱抵送过来的。在高老爷心中,朱抵就相当于南安王府——他对外也是这么介绍秦举人的,这代表着他闺女的体面,自然也代表着他的体面,而其他人大多也和他一个想法。

对于高老爷的这个做法,安姐也没有什么反应。因为这不仅能令她知道更多关于外面的事情,也令他们自己做事比较容易。比如这次同那名英吉利的商人合伙,一千五百两实在不多,那名商人之所以同意,就是因为这层关系。

在她心中更适合做这种事的,是那种机灵、踏实的贫苦少年,他们的出身注定要求他们抓住一切机会,现在秦举人已经帮她找到了两个,正在观察期,再过一段时间,若是没有什么失误,就会找机会让她看一下。之后就会安排他们学习语言。

“这些绿豆你拿走一些,总是那么远捎来的。”

“……是。”

于是陈氏来的时候拿了一封信并一大袋绿豆,走的时候带了一份点心并一小袋绿豆。安姐对这袋绿豆看不上,秦家夫妻的想法却不一样。在他们想来朱抵什么没有啊,捎带绿豆那是情义,而安姐让他们拿这些绿豆,是真把他们当自己人看来。所以当天晚上夫妻俩就喝了绿豆汤,并且都觉得要比往日喝的好一些。

陈氏走后,安姐练了一会儿字,用了午饭,又打了一会儿拳,这是她同叶娘子学的。知道叶娘子是武林高手后,她也萌发过一些想法,可很快就被叶娘子给打破了:“姑娘年龄不大,倒是可以学,但先不说姑娘是否吃得住苦,但咱们练功夫的,免不了要皮糙手厚。日头底下晒着,风雨里抗着,姑娘看我现在多大了?”

安姐很用心的看了看她,然后谨慎的开口:“娘子……不到三十吧?”

叶娘子哈哈一笑:“姑娘说对了,奴家今年不过三七!”

三七也就是二十一?而且这还是虚岁?叶娘子真正的岁数才二十?安姐沉默了,就算个人情况不同,叶娘子这也太未老先衰了些吧,她猜三十,都是往小里说了,其实乍看起来叶娘子怎么也要三十五了。虽然对武功很向往,虽然觉得哪怕生活在后宅里最好也要有一定的自保之力,可代价若是这样的话,那她还真不敢上了。

最后叶娘子说她虽然不能学武,却也可以跟着学打一套拳,练起来也能强身健体,增强力气,练好了不说多么厉害吧,等闲男子还是能够对付的。所以从那天起安姐就开始了练习,现在也坚持一年多了。反正她本来就是想的锻炼身体,练起来也没什么压力,练完也的确有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所以她也喜欢练,不仅每天早上练习,遇上什么为难烦心的事情还会再练一场。

是的,现在安姐的心情不是太好,上一次就那么一句话,这一次却这么多张,这朱二逗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练完拳,出了一身汗,安姐也放开了,管那二货是什么意思呢,她该怎么回就怎么回吧。

比起朱抵同学,安姐的生活要丰富不少。江宁繁华富裕,她虽还不能单独带着人出门,可外出做客的时候也能掀开帘子看看,在聚会上也能听到不少新奇事,而因为她的身份,如果想的话,天天都有聚会,在这一年中她也认识了认识了两个朋友。一个是江宁判官周大人的幼女颖姐,一个是当地大户苏家的女儿。

这两人她是先认识的颖姐,一开始不过是因为两家的关系比较近,后来就是脾气对了胃口。原来这周大人原本有三子一女,都是按官宦人家的标准养大的,只有这颖姐因为最小,再加上也算是老年得女,不免就娇惯了些,所以就养的性格跳脱豪爽,每每令周氏夫妻头疼之余又很是无奈。

而这苏家的女儿则是通过颖姐认识的。当时颖姐拉着她去做客,特意不提前说,见到人了才介绍:“她姓苏,单名就一个绣,比你大两岁,你就叫她绣姐姐吧。”

自己说着,都憋不住笑了。安姐微微一怔,也反应了过来,这不就是苏绣吗?心下也觉得好笑,不过她什么样的城府,当下就规规矩矩没有丝毫异样的叫了一声。这做派倒令颖姐和绣姐都怔住了,怕她没反应过来,颖姐还道:“她姓苏,叫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