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节 (第2页)

作者:张鼎鼎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好,你若没有,那我有,管好金氏,家里的事不要让她再插手了!”

他咬牙切齿道,本来他是不想说破的,他一个做大伯的说弟妹,不说礼教,只是他读书人的体面都要没有了。可金氏越来越过分,过去在他娘耳边嘀咕也就罢了,现在还怂恿绿儿,再这样下去是不是连舒姐也要来找他说话了?

高二老爷的脸一下红了,嗫嚅着:“大哥……她、她没坏心的。”

“我不管她好心坏心,总之让她少管家里的事,否则你们一家还是出去住吧。”

高二老爷搓着手:“大哥怎么这样,怎么这样说……”

高老爷看着他,心中又是气愤又是悲凉,他不是没有办法收拾高二老爷一家。之所以一直不闹僵,一是因为高老太太;二来,也是同这个二弟真有感情。他还记着失去父亲后,他们兄弟俩互相扶持互相谦让的岁月,也还记得赴京赶考时这个二弟对他的保证,更记得他第一次失败这个二弟站在村口对他的安慰。

因此他虽然觉得账目上有些不对,也依然让他打理生意;虽然他觉得这个二弟变了,也还是捏着鼻子让他住下来了。可现在,他实在是忍无可忍了。眼见高二老爷还是吞吞吐吐,他哼了一声:“你要真下不了狠心,就由我来替你管!”

高二老爷惊诧的看着他,高老爷道:“金氏生了大郎二郎也算有功,就让她在家中给爹看坟。你这边,我再给你找个妥当的。”

高二老爷看出他哥是来真的了,顿时没了声音,不过回去后就把这话给金氏学了。金氏听了那是又惊又怕。惊的是她没有想到高老爷会这么做,在她的印象里,高老爷过去就是读书,后来就是做官,后宅如何他一般是不怎么理会的,只要家中没出事,老太太没意见,他就会和稀泥。

早先高老爷大婚,她随着高二老爷送老太太进京,这些事都是看在眼里的。所以她才会在路上就对高二老爷吩咐好怎么拿着老太太做文章。事后的发展果然像她想的那样,高老爷虽不乐意,还是让他们住了下来。而借着高老爷的这股东风,他们在江宁也过的很不错。所以她更认定了,只要抓住高老太太,别的都不是事。

高老太太虽不太喜欢她,对她却无可奈何——说到底,高老太太就是一个典型的安县老太婆,而她从小生活在这个环境里,看多了婆媳斗法,太知道怎么对付了。

她从来没有想到高老爷会亲自对付她!

而高老爷说的法子也实在令她害怕。不过在害怕的同时她又有一股怒气——凭什么?她做什么了?她给高家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她一路陪着高二老爷从贫寒走到现在。高老爷去科举的时候,这家里不就靠她打点吗?现在就为一个院子,就说让她回家看坟,这是什么由来!

当下她就对高二老爷又抓又挠,一边扑腾一边哭:“我知道,我知道你嫌弃我了,觉得我老了,没姿色了。这院里的丫头你是不是真想收一个进屋?你收啊收啊!

也别把我一个人赶回去,把我们娘四个一起赶回去才好呢!

让那新来的小蹄子再给你生儿育女,看看能不能生个带把的儿子来!”

高二老爷一边挡一边道:“你胡说什么呢,我要有这个心思还等到今天吗?”

“哼,你过去没有,只是你没这个机会,现在你哥给你机会了,你还不想?”

“我怎么会想?”

“不想?你怎么不一口喷回去,这是当大伯该说的话吗?”

“你也别气了,大哥的意思就是让你安稳些,只要你不再惹事,他也不会赶你。那院子,我看你就别再想了,咱们现在住在这里不也挺好吗?”

“那是你说的,你天天在外面,哪知道我的苦?不说别的,就连我想请几个知交过来喝茶,都找不到合适的地方。你不要觉得我是为自己。你看看大郎多少岁了,现在还不得相看人家?早早的说一门好亲事,一来能稳了他的心,二来也是个助力。”

这倒也是实情。虽然要办宴席的话家中自有花榭亭台,可宴席哪能经常办?平时内宅之间的往来还只是互相走动。高老爷想了想,道:“那要不,咱们就去大哥说的那个院子里住?”

他话音没落就被金氏提起了耳朵:“你长不长脑子啊?住在这里,谁不知道咱们是江宁知州的亲戚,大郎二郎是大老爷的亲侄子?搬出去,就算外人知道,也能看出是隔了一层!

何况老太太还在呢,咱们有必要分家吗?”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到底要怎么办啊。”

金氏沉着脸:“我有办法。”

三天后,九月初一。高老太太带着舒姐金氏一家外出烧香,本来说杨氏母女也去的,但因安姐有些着凉,就没有去。临走前金氏拉着杨氏的手:“妹子真不去吗?说不定你去给菩萨烧根香,二姑娘的病就好了呢。”

杨氏有些犹豫,不过最终还是摇了摇头:“我就不去了,赶明儿我们母女再去好好给菩萨烧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