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节 (第1页)

作者:蓝艾草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她心里明镜儿似的,自己在高家守了这么多年,总算是熬出头了!

显德二十九年春,宁王接到今上圣旨,召他回京伴驾,将兵权交予军中将领。

宁王一别长安多年,这些年刻意避嫌,其实真论起人脉来也有,只是多年不经营,其实相对来说,他在定边军中反倒如鱼得水,而若是长住京师,反倒举步维艰。

接到圣旨的时候,他与崔泰商议了许久,仍是没有定论。

“会不会……是陛下年纪大了,思念殿下,这才下了这道旨意?”

宁王轻嘲:“本王若是年轻个二十岁,想来父皇定然会牵挂思念本王,可惜一个壮年的儿子……”

与一个逐年衰老的父亲,是极难并存的。

“难道是太子那边……”

皇长孙也已经有了,太子地位稳固,京中又无人与太子争权,皇三子如今十三岁,皇四子十二岁,都是未成年的皇子,就算太子与世无争,他身边的人也会自动自发的替他争。

崔泰的这句话倒是提醒了宁王,他面上浮上一个悲凉的笑意:“恐怕是皇后一族日渐势大,父皇逐渐年老,怕自己牵制不住,这才要召我回京牵制一二。”

也唯有这般解释,才能明白为何会召他回京长住。

皇家的儿子,说到底都是棋子,端看那高高在上的执棋之人有的是将他们放在哪里了。

早几年宁王回京,就能察觉出帝后之间的紧张关系,表面上看皇后对皇帝十分恭顺,但事实上傅家在朝中举重若轻,等闲朝堂之上都没人能够轻易撼动。

而前朝有国舅,后朝有皇后,就算太子有贤名,但他身子素来不太好,没生下皇长孙之时,今上焦虑太子无后。可是生了皇长孙之后,他就更焦虑了。

若是一朝太子有个三长两短,那么皇长孙就成了傅氏一族的棋子,一个逐渐衰迈的皇帝,一个年幼的皇孙,到时候还不是想怎么折腾都行。

召了宁王进京伴驾,何尝不是在向后族示威。可是同时,今上恐怕还要防着这位成年的儿子,以防他起了什么心思。

崔泰也想到了这一节,顿时沉默了。

大家族里,争权逐利者有之,哪怕踩了兄弟往上爬的也有,可是比之皇家血脉之间的防备与算计,似乎还是差了一点。

他跟着宁王多年,对他的用兵乃至其人都十分敬佩,想到他回京之后过的日子恐怕是走在刀尖上,却还是心惊不已。送别之时,唯有一句话相送:“殿下千万保重!”

宁王此次回京伴驾,恐怕一时半会就不会回到云南了。

未来会如何,就连宁王自己心里也没谱。情况好点,等到太子登基,他就可以请命镇边。情况不好,太子登基他也不能离开长安,万一后族嫌他碍眼,想了法子要除他,恐怕生死决裂是再所难免。

纵如此,他回长安还是要带着武小贝回去的。

武小贝已经九周岁了,也算是个大孩子了,听到宁王进了府,他还十分高兴,一溜烟的就从后院窜到了前厅去,见到许清嘉正陪着宁王喝茶,立刻上前去见礼,“父王这次来能住几日?”

这孩子还当宁王跟以前一样,前来许府探望他,看完了就回军营去了。

许清嘉已经转头,不太敢瞧小贝的表情。

宁王时常觉得,将武小贝从许清嘉夫妇身边带走,似乎就跟生生拔断了他的根似的残酷。他还记得前几年带小贝回长安,他哭着喊着要回云南的事情。

“父王要回长安了,以后可能好多年都不回来了。”

说完了这句话,他小心观察小贝的神情。

果然这孩子的表情立刻变了,小眼神里带着担心与委决不下,“那……父王是来看小贝的吗?”

宁王摸摸他的头,心中暗叹一声,这孩子也终于要搅进长安这滩浑水里面去了。

“父王要带小贝回长安。你若是还不想走,那咱们就留几日,父王带你玩够了咱们再启程。”

玩够是不可能,不过哄孩子的几日功夫还是有的。

小贝一下泪眼婆娑了,又记着自己是小小男子汉,立刻抬袖擦了下眼睛,垂下脑袋,连声音也低了下去:“父王,我以后……还能见到爹娘跟哥哥妹妹吗?”

自从上一次去过长安回来之后,他就常常在考虑自己会不会回到长安,万一哪天要跟许家人分开该如何?

这个担忧一直埋在他小小的心里,只不过今日宁王讲了出来,将担忧变为现实。他虽然知道这件事情对他来说有多残酷,他一点也不想跟着宁王回到长安,可是心里还是十分明白,就算是自己哭闹也无济于事。

极小的时候,无论是想要什么,哭一哭闹一闹大人们或许会迁就,但是越长大就越知道哭闹是多么幼稚的手段,而且在某些时候全然行不通。

他已经不是小孩子了。

许清嘉觉得心里难受,又想到胡娇若是知道了保准比他更难受。他自己大部分时间都在府衙办差,而胡娇与孩子们相处的时间最长,吃喝拉撒每一样都要操心到,忽然之间就带走一个孩子,还不知怎么伤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