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节 (第2页)

作者:蓝艾草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国舅爷忽尔阖目,穷尽大半生辛苦筹谋,到头来都付水东流。

永和元年秋,国舅傅温与长子傅明朗被处斩,傅开朗一家流放岭南,其余傅家人流放西北沙州,韩蕊也不能幸免。

永宁公主曾大闹紫宸殿,被今上一句话就制止了:“如果朕没记错的话,姑母还有韩表弟呢。”

她再爱女儿,也不能罔顾儿子的前程。

而自国舅府一干人等被处斩之后,太后就病倒了,时常在醒时咒骂武坤,咒武坤去死,恨自己当初没有将武坤掐死,竟然还精心养大。

当初有多着紧此刻就有多恨。

就算见到皇后也不给好脸色。

今上常去永寿宫探望太后,听着太后恶毒的咒骂似乎也不甚在意。

傅温倒台之后,朝中又换了大半的官员,所有傅系官员斩的斩,流放的流放,被贬为庶民的永不录用。

同年秋,今上提拔了一批以许清嘉为首的寒门官员。而许清嘉时任户部尚书,又加封为太子太傅,行走政事堂,掌中书令之职,从三品升至一品,权倾朝野。

而宁王得封尚书令,只是他尚有一等亲王爵,因此众臣只以王爵呼之。

以本朝官职而论,中书令尚书令皆是相位,入得政事堂便是民间俗称出将入相,乃是莫大荣宠,朝中官员见到许清嘉,都要称一声:“许相”

夫荣妻贵,如今胡娇在京中官眷里也是头一份,就算是宁王妃与永宁公主见到她也要礼让三分。

许东鸿已经长成了翩翩少年郎,过了年就要十九岁了,她自己尚不觉得儿子年纪老大,但每次赴宴都被人提起儿子的亲事,这才倏然而觉长子似乎要成为大龄剩男了。连带着已经十四岁的许珠儿也成了京中人家联姻的首选,已经有不少人家探她的口风,许府择婿的标准。

每到此时,胡娇就笑的很是谦虚:“其实真没什么特别的要求,只要人上进,性子宽厚,待我家姐儿好。”

众人大松了一口气,就听到她最后一句:“只要比照着我家相爷去寻就好了。”

众人吐血:“……”

这还是没要求?

许相整个大周朝也只有一只好吧?试问谁见过身为相爷后院除了夫人之外连个红袖添香的丫环都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