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节 (第1页)

后来袁了凡在南京求学时,去栖霞山拜见了云谷禅师,他悲观地对禅师讲述了命运对人的束缚,他说:“我的命被孔大师算定了,何时生,何时死,何时得意,何时失意,都有个定数,没有办法改变。就是要胡思乱想得到什么好处,也是白想;所以就老实不想……”

云谷禅师听后开化他:“一个平常人,不能说没有胡思乱想的那颗意识心;既然有这一颗一刻不停的妄心在,那就要被阴阳气数束缚了;既被阴阳气数束缚,怎么可说没有数呢?虽说数一定有,但是只有平常人,才会被数所束缚住。若是一个极善的人,数就拘他不住了。”

意思是说,人都是受阴阳五行之气制约的,但如果一个人能都做到极善,就能突破命运的束缚。

了凡先生似乎明白了一些什么:“当真?”

“只管去做!”

云谷禅师大声说。

于是袁了凡先生先许下做三千件善事的大愿。说做就做,每做一件善事就用笔记下来。他的妻子不会写字,做完善事后就在老皇历上画一个圈。随着善事的推进,了凡先生慢慢突破了命运的束缚,后来发生的事情开始与孔大师所算的结果不吻合了:孔大师算考第三名的,袁了凡却考了第一名,孔大师算考不上举人,袁了凡却考上了举人,命运的天平开始由袁了凡先生自己把握。

三千件善事做完后,了凡先生又许了三千件。三千件再做完,先生又许下了一万件。己巳年,先生夫妇俩竟生了一个儿子,先生高兴地为自己的儿子取名“天启”

,后来了凡先生的儿子又中了进士。袁先生因为行善积福,也顺利地闯过了53岁那个坎。

晚年,袁先生将自己行善改变命运的经历告诉自己的儿子:“孔先生算我的命,到53岁时,应该有灾难。我虽然没祈天求寿,53岁那年,我竟然一点病痛都没有。现在已经69岁了,多活了16年啊。”

了凡先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改变了命运,诠释了《易经》“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的人生真谛,并著书立说,告诫世人不要被命运束缚手脚,要自强不息,要把握自己的命运。

这本书被后人整理后定名为《了凡四训》。了凡先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与身边生动的素材,告诉世人命运可以通过努力改变。这部书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东方智慧,被誉为“东方第一励志奇书”

,问世以来深受推崇,流传至今。

后来香港中华道德学会赞美袁了凡以“改造命运的精神,创造自己的幸福以及社会、国家,乃至全人类的光明前途”

,称《了凡四训》是“创造幸福的宝典”

。了凡先生不仅在中国,而且在日本、韩国、美国、澳洲等地,也享有极高的声誉。

所以,从幼时起,祖爷的母亲就告诉他:“一定要做一个善人!”

后来,祖爷加入“江相派”

也是为了惩恶扬善,替天行道。可这么多年下来,祖爷突然迷惑了,他不知自己做的是善事,还是恶事。

祖爷的祖坟被挖

“祖爷,不好了!

不好了!”

祖爷正惆怅间,二坝头惊慌地跑进来,小六子紧随其后。

祖爷心下一惊:“怎么了?”

“祖爷您看。”

二坝头将一份报纸交给祖爷。

“哪来的?”

祖爷疑惑地问。

“六子进城踩点时弄的。”

二坝头说。

祖爷低头一看,脑袋轰的一声,强忍着没让眼泪流下来,手里紧紧攥着报纸,一股怒火涌上胸口。

“祖爷?”

二坝头、小六子怯怯地叫了一声。

祖爷神色凝重,良久,一拍桌子站了起来,咬着牙说:“挖我的祖坟!

这等阴险歹毒的手段都使得出来!”

“祖爷……”

二坝头在等待祖爷的决策,“杀回江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