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节 (第1页)

作者:我是蓬蒿人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历史就是这样,壮怀激烈少,蝇营苟且多,在大多数人都在为一己之私,或者争权夺利或者锱铢必较时,是少数赤胆忠义之辈,抛家舍业毁家纾难,撑起了这个民族的脊梁。

白发苍苍的曹义金,抓着孟平的手臂,话未说上几句,已是老泪纵横,孟平微感诧异,旋即又明白过来,对方的苦痛与不易,他也能体会一二。

“末将日日东望,盼王师久矣,本以为穷极此生,不复能见王师西至,我归义军数万将士,沙、瓜二州无数唐人,都要做孤魂野鬼……今见王师驾临,甲兵鼎盛之状空前,遂知我归义军历经百十年血战后,终于得到保全,天山南北,势必再为我大唐州县,末将感怀涕零,实不知该如何言语……大帅莫怪……”

曹义金面朝东方跪倒在地,仰头大呼:“末将一生,血拼沙州,大小之战凡数百,部曲儿郎死了又补,补了又死,不知凡几……末将身为大唐之臣,孤悬境外,为我大唐浴血杀敌,却从未踏足过中原,从未亲见过洛阳,从未面朝过陛下,不知煌煌神都是何种模样,未见雄才大略的吾皇天颜……然,今见王师之盛,臣已知神都城墙之高,已知皇宫楼宇之盛,已知吾皇陛下之雄姿……臣,曹义金,在此遥拜陛下,吾皇万岁,大唐万年!”

曹义金身后,数十名归义军官、将,皆拜伏在地,纵声大呼:“我等在此遥拜陛下,吾皇万岁,大唐万年!”

其后,数百名归义军将士,尽数下拜,齐声高呼:“吾皇万岁,大唐万年!”

眼见面前的归义军拜倒一片又一片,望着这些与自己并无二致的唐人面孔,孟平双手微微颤抖,心潮起伏犹如惊涛骇浪,久久不能平静。

在这片拥有无数忠烈传奇、洒下过无数汉唐热血的土地上,孟平从未有一次,觉得身上流淌的大唐之血如此滚烫。

开元盛世,河西有强军,西域无数都护府,那是大唐帝国强盛的顶点。然而一夜之间,开元大厦崩塌,安史乱兵祸乱中原,皇室为平乱贼,紧急召回戍守河西、西域的边军,吐蕃之贼趁势发难,倾举国之兵侵入河西,自是,西域与中原千里隔绝,这时,是代宗广德元年。

郭子仪力战平叛,又被皇室猜忌夺权时,他的侄儿郭昕,正在安西都护府,一边同势单力孤的同袍一起,与诸族贼寇血战,一边不停派遣密使小队,跋山涉水穿梭敌境,向东联络朝廷。

将军百战死,壮士百战死,密使百战死,第一支西域密使抵达长安时,是代宗大历三年,距离第一批西域密使出发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五年!

当其时,闻知西域将士仍在死守都护府,与十倍百倍之敌浴血拼杀,朝堂之上,代宗与群臣相对而泣。然而以当时的情形,代宗已无法派遣援军,只得再遣密使,宣慰西域将士。但即便是密使,也多是一去杳无音讯。

郭昕等人等到朝廷来使时,是大历六年,这是他们以残缺之军,血战不退的第九个年头。然而来使带来的只有慰问,并无一兵一卒,安西都护府的将士,在母国之音面前痛哭之后,还得独自迎敌。

九年过矣,将士血战,又一个九年过矣,安西都护府的将士还在血战,再一个九年过矣,大唐将士仍在血战,又是一个九年过矣……北庭沦陷,天山沦陷,西州沦陷,茫茫西域万千里,在吐蕃、回鹘无数异族兵马的包围中,郭昕的安西都护府,终成一座孤岛……

德宗贞元五年,俗名车奉朝的高僧悟空自天竺归国,途径西域,见安西都护府将士血战守疆,深为震动,于安西四镇,宣扬佛法、超度亡灵达两年三个月。

宪宗元和三年,也就是郭昕血战西域的第四十五个年头,吐蕃大军围攻孤城龟兹,展开了对安西都护府的最后一战。当是时,万里一孤城,尽是白发兵!

安西大都护、武威郡王郭昕,与其部所有唐军将士,历经血战,皆战死城头。

郭昕与其部曲,一身从远使,万里向安西,他们孤悬塞外,血战至最后一人,他们践行了他们作为大唐人的血性与悲壮: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孟平扶起曹义金,他看着对方身后的归义军将士,看着这片河西的土地,禁不住热泪盈眶。

从薛仁贵三箭定天山,到王玄策一人灭一国,从郭昕血战一生直至死在孤城城头,从张义潮复兴归义军收土十一州,从曹义金扛起归义军旗帜数度遣使洛阳,到如今他孟平率十万禁军西征……大唐的辉煌与无奈,大唐人的激昂与悲歌,在河西、西域这片土地上,演绎得淋漓尽致。

孟平忽然觉得庆幸,庆幸自己来了,庆幸自己带着大唐禁军来了,庆幸自己来的虽然晚,但还不算太迟。

……

自沙州向北,便是伊州,伊州之西便是西州,西州之西便是天山,天山南麓有名龟兹者,便是昔日安西都护府所在。

孟平汇合曹义金后,亲率前锋大军进至沙州驻扎,定鼎三年的隆冬过去之后,意欲西征玉门关以西的八万禁军,陆续开进到沙、瓜地界。

定鼎四年开春,孟平率禁军诸将,与曹义金所率的归义军诸将一道,离开沙州城,过敦煌,到阳关一带巡视敌情。

“北面的河苍峰与南面的山阙峰之间,有兴湖泊、北盐池、四十里泽、大井泽等地,我等向天山用兵,进击西州的回鹘,首先得攻下伊州。”

在阳关向西眺望的时候,曹义金对孟平等将说道,他对周边地形较为熟悉,如何选择进军路线,他和归义军就是现成的向导,“从阳关北上,从玉门关面向西北行进,都是可以有的选择。”

孟平对此间地形并非一无所知,军情处早就到了这里,一应情报都有汇总,军事舆图同样有绘制,他倒是不甚担心这些,此时听了曹义金的话,他道:“有归义军和军情处作为向导,大军不用担心路线出错,不知归义军可以出兵几何?”

曹义金尽显老骥伏枥之态,当仁不让道:“归义军将士,尽皆可以西出阳关!”

去年秋冬时节,西州回鹘东犯,雷声大雨点小,在得到禁军西征、甘肃被破的消息后,就缩了回去,但饶是如此,归义军也才经历一场大战,此时未有过多休整,曹义金便有这般态度,孟平身为感怀,遂道:“既是如此,禁军携带的甲胄、弓弩、兵刃,归义军能搬多少便搬多少,此番西出阳关,定要三军齐心,一举荡平回鹘,再现安西都护府之辉煌!”

曹义金大喜,众归义军将领俱都神色一震,抱拳激昂道:“谨遵帅令!”

第944章百年安西都护府,十万铁甲出阳关(二)

贞观年间,侯君集平西昌,而后于交河城设安西都护府。及至灭龟兹国,于龟兹置镇,龟兹镇遂为安西四镇之一,迁都护府于此。其后,唐军败西突厥,不停扩充疆土,遂有安西四镇,统辖天山南北。又马不停蹄威服诸国诸城无数,于城邦故地置都督府,势力范围最盛时,称安西大都护府,治西域全境、中亚,西至波斯、咸海,下辖蒙耻、昆陵两都护府,大宛都督府、波斯都督府、条支都督府等九大都督府,并及安息、休循数州。

安西四镇,龟兹、于阗、碎叶、疏勒,龟兹为都护府所在地,位在西州之西、天山之南,于阗镇位于昆仑山北麓,疏勒镇位于葱岭之北,碎叶镇位于天山之西。当其时,安西都护府之大唐数万边军,于西域、中亚诸国众邦而言,便如天兵天将,有无上不可侵犯之威,因惧而降之城邦部族不计其数,因敬而投之城邦部族不计其数。

自贞观年间,大唐初建安西都护府,至元和年间,最后一任安西都护郭昕战死,安西都护府存在近两个世纪。

孟平和李绍城在沙州城外牵马行走,一面回顾这些历史,一面讨论接下来的战事。

“河西之地,虽说党项、回鹘、沙陀、吐蕃诸族杂居,但终究距离中国较近,风俗民情多受我中国影响,男子多冠中国帽,沙、瓜二州也多中国人,这亦是归义军存在之基础。但是再往西用兵,中国人便少了,大军能够得到的呼应就少,且遇到的抵抗势必更多,战事不会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