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保守了 (第1页)

作者:江山不落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特别当孟万江听唐求讲解过晶讯未来的展规划之后,他大干一场的心情就更迫切了。

只是唐求的高中毕业生身份…

对此,唐求倒没有什么为难的“我已经在务色职业经理人了,和万烟的合作是我们晶讯展的重要一环,提高产能扩大生产也是我们近期的决策,这一点不会因人而异。”

把企业交给职业经理人来打理还是个比较时髦的玩意,至少在国内很少见,但不妨碍江湖上有它的传说。如果单纯地搞生产,由更有职业能力的人带领,不见得比自己会差。

只要自己这个最大的股东把好舵。

然后又聊到一个重要的问题“唐总,恕我直言,我们在其它各方面的想法已经经过了充分沟通,我们也一致看好Vcd的前景以及合作的双赢。但是我比较担心的是,晶讯公司为什么能够以这么低的成本做产品?

我无意探究贵公司的核心机密,但也想唐总能给我一个简明扼要的说明,让我也能说服万烟公司的其他股东,和晶讯共进退!

因为,”

他尬笑一声说“我们的成本太高了,高到连我都不相信晶讯能用这个价格做出来!

虽然说低成本会有优势,但是如果这种低成本是在晶讯公司不赚钱或者亏损为代价的,那么这样的合作不能长久!”

“说服其他人”

云云,唐求是不信的,因为万烟就是孟万江的。但是他屡次三番提出对低成本的怀疑,这也说明,这个价格虽然说服了对方,对这个过程还是不信的。

合作的前提就是互信,对方有这么一个疙瘩在,自然影响了合作的力度。

事无不可对人言,唐求觉得这些东西并不是什么机密的,他只是占着先行者的便宜罢了。

对一个代工的企业来讲,赚钱的方式只有两种深挖潜力、量大从优。说穿了,代工就是赚的辛苦钱。用出别人能忍受的极致,去拿一些别人不愿意做的订单从而活着。

最着名的要算富sk了。虽然经过了n连跳事件,外界对它的褒贬都有强大的民意。但是多年来,这个庞大的帝国的净利润率只有3%左右,这个一哆嗦就没的利润率就是一条宽阔的护城河,看不上这个利润的懒得和它费力,看的上的有没有能力冒险。

那这个庞大的代工企业有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

开玩笑,那必须滴!

关键制程是业内翘楚,工具机、模具研产生态链完整,研投入高,光喷涂线就有上百条之多。最牛差的业内传说,是生产土豪金那一年,竞争对手根本做不出来料,它却一口吃下大单,交货神。为啥?因为提前备货了,据说是市场预测走在了客户前面。

这个也是核心能力。

“看来孟总对我误解甚大啊!

我再不济,也不至于拿投资人的钱去补贴孟总的公司啊,呵呵。别的我不多说,就问一句,孟总知道‘万烟一号’产品上的c-7电容采购价是多少吗?”

孟万江略一思忖便回答了“7角钱一个。”

唐求笑起来“我们试产这一百台,所以材料只买了一百套,其中我对这电容还是很熟悉的,因为我亲自参与了和供应商的谈判----叫尖端电子,对吧?”

是的,尖端电子是华东地区做基础性电子零配件的公司,也是万烟的供应商----唐求是亲自从孟总手里拿到的供应商清单。

怎么了?孟万江很疑惑。

“因为我们试产的‘万烟一号’上有八颗这样的电容,当然其它的小零件还有许多是他们工厂的,它只是个典型。在我们向他们报价的时候,他们一口价是8角4分!”

这很正常。量小,还要专门运过来,这就和银行向大小企业贷款一个道理同样是审核做各种手续,大企业只需要一次,因为用的钱多;小企业却可能需要审核十家八家,流程却是一样的。

所以就不奇怪国家屡次提出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落实的时候却有很多困难了。审批需要人----明明一组人就可以完成的任务,现在工作量要加大数倍,结果却是一样的,这就很好地解释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