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节 (第2页)

作者:尤四姐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那是唱戏的,皇上可不是唱戏的。”

颂银看了看案上座钟,实在没那么多时间耗,又道,“您看时候差不多了,叫万岁爷等着,怪罪下来不得了。”

郭常在似有松动,“可成妃娘娘说……”

说什么没继续下去,但颂银多少能猜着些,她耐着性子说:“这是您登高枝的机会,别人眼热,盼您掉下来,您要随她们的意儿?我也不和您绕圈子了,这么说吧,您好好伺候主子,主子喜欢您,您升发了,全家都沾光。可您这个时候要是惹万岁爷不痛快,您全家就要一辈子不痛快,这个道理您明白吗?您知道东北三所吗?里头住了获罪的妃嫔,没人管她们的死活。她们没褥子,睡冷炕,吃馊饭,连太监都能打骂她们,您也想像她们一样?”

她不得不撂狠话了,寒着嗓子说,“您要想好,这不是矫情的时候。您只有这么一次机会,要是不能回心转意,我这就回万岁爷去,您的钟粹宫是呆不成了,准备挪地方吧。究竟愿意烈火烹油,还是落个潦倒无依,全在您一念之间。”

郭常在年纪不大,至多十六七吧,经不得她连哄带吓唬。思量半天放弃了,松开斗篷赤条条站起来,边上侍立的尚宫忙上来拿褥子裹起她,她回头看颂银,“小总管,您成家没有?她们说头一回很疼,是真的吗?”

颂银红了脸,她对此一窍不通,和她打听这个,她真答不上来。所幸有尚宫,这些尚宫见多识广,好些是三四十岁才从民间甄选进来的,经验比她丰富。嘴里说着:“爷们儿温存就不疼的,小主儿别拿万岁爷和那些不懂怜香惜玉的糙人比,您见了主子爷就知道了。”

然后不由分说把人送上了驮妃太监的肩头,一口气扛进了燕禧堂。

颂银站着苦笑,真像一出闹剧。天底下没有不向皇帝宾服的人,怕疼,再疼能疼得过掉脑袋吗?临了想明白了,为时还不晚。要是再蹉跎,里头皇上察觉了,不说龙颜大怒,这位小主的好处是落不着了。

事情既然解决了,她转身打算回内务府,刚到殿门上就被蔡和拦住了,先是对她谢了又谢,“没您我今儿就完啦,您没瞧见,先前弄得要上刑似的,谁劝也不中用。亏得您来了,您能对她说得透彻,换了咱们哪儿敢呐。您先留步,我给您沏杯茶,您送佛送到西,再稍待会子。这主儿和别个不同,万一又出什么纰漏,也免得您来回奔波。”

说着咧嘴敬茶,“也用不了多少时候的,至多半个时辰,咱们就得隔窗提醒了……小总管请喝茶,这大晚上的劳烦您,真不好意思的。”

颂银先是不怎么情愿,但这里好话说了一筐,也不能甩手就走。可皇帝幸嫔妃,她跟着敬事房的人一块儿守着,成什么体统呢!

她四下里看,“总管不在?”

蔡和说:“在后边支应着呢,起先也劝,可这郭主儿见了男的就往外轰,也没说上话。其实咱们哪儿算男人呐,就是苦当差的。我料着钟粹宫有人背后调唆,这主儿耳根子软,还真给说动了。”

一面摇头,“傻不傻呀,进了宫不就盼着皇上翻牌吗。她胆儿大,算叫她闹了回养心殿。也是您慈悲,要换了别人,问她一遍愿不愿意,不愿意即刻回皇上,打发到辛者库就完了,还费这么多唇舌!”

颂银百无聊赖地听着,没有发表什么感想。转头看外面,灯笼在夜风里摇曳,照亮了抱柱旁的两盆兰草。有人踏进那圈光晕里,皂靴绿袍,是陆润。他进来对她打了个千儿,“有劳佟大人了。”

她笑了笑,“后边都好?”

陆润说是,“进了燕禧堂,后来就没什么声儿了。”

蔡和垂手呵了呵腰,“小总管安坐,我得上后头盯着去。别人都消停,唯有这主儿叫人不放心。”

说罢却行退了出去。

颂银坐着喝了一盏茶,毕竟配殿的等级高,底下当差的都得站着。她看了陆润一眼,他是人如其名,温润得玉石一样。她站了起来,“上值房里去吧,我在这儿也不自在。”

陆润抬起眼,他的眼睛是一片海,风平浪静,从来不起波澜。闻言退到一旁,躬腰比手,把她引出了配殿。

外面起风了,四月的深夜,风里夹带着凉意。也没进值房,就在西次间的抱厦里坐下了,好方便听后面的消息。很难得和这位养心殿总管在一处说话,以往见面不过一点头,没有深交。这回对坐着,闲散地喝一杯茶,可以抱着一份不慌不忙的心情。

颂银问:“陆总管进宫几年了?”

他低头算了算,“十岁入宫,到今年九月整十四年。”

她哦了声,“时候不算短,但擢升得很快。”

他是养心殿秉笔,再上面是乾清宫掌印谭瑞。但若要论和皇帝的亲近,他照应皇帝的起居饮食,连谭瑞都不能和他比肩。但他不爱张扬,日复一日兢兢业业尽着自己的本分。也许在他看来,再大的荣宠也敌不过身体和心里的缺憾,从痛苦上衍生出来的成就,没有任何称道的价值。

他话不多,只是微微一笑,笑容里已经囊括了很多东西。见她的茶盏空了,提起铜茶吊给她添茶。原本茶吊有两个,他挑了其中一个大的,边斟边道:“佟大人不必熬夜,千万别喝酽茶,睡不踏实倒是次要的,对身体不好。如果一定要喝,别忘了进两个核桃,借以养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