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节 (第2页)

作者:尤四姐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容实说:“阿玛别怪她,她都是为了帮我。让江山回归正统,说得漂亮点儿是秉承先帝遗愿,说白了就是我们这帮子人为自保,不得不使的手段。军机处的先撂开不说,内阁都是先帝的人,或多或少为压制他出过力,上月他开革了文华殿大学士,这就是个引子,谁心里不生寒?这会子能躲则躲,躲不过了怎么办?这件事里要是没有遗诏和大阿哥,没处起头,谁也拿他没办法。现在大阿哥在五爷府上,只要能拿出遗诏,初二大典,初三大宴皇亲国戚及各路大臣。到时候宫门洞开,全大钦的口眼都在这里,叫众人断,是遵从先帝的遗诏,还是遵从皇太后的懿旨?”

述明冷静下来细思量,“照理说,只要有遗诏,皇太后的话就是个屁,半点用也没有。当初先帝是说过兄终弟及的,不过只是嘴皮子一开一合,没有诏命,不算数。那时候是没儿子,没办法,现如今有了儿子,要真能拿出诏书来,不愁不能叫皇上逊位。可有一点得想好,大阿哥年幼,怎么挑起江山来?满朝文武和宗室怎么说?是设顾命大臣,还是封摄政王?”

容实牵了牵唇,“顾命大臣要设,摄政王也要设。横竖照着现在的势头,江山只要不是鬼老六来坐,换了谁都行。我的想头很简单,不稀图当什么大员,只要和颂银在一起就行。阿玛要是心疼咱们,就帮帮咱们。颂银不爱皇上,让她在宫里不是要了她的命吗?我知道她的脾气,不哼不哈的,自己肚子里打仗。到时候真要想不开了,咱们都追悔莫及。”

皇帝大婚和次日大宴,内务府都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宫廷内除了侍卫的调度,余下全归这个衙门管,怎么把分散的人聚集起来,怎么让皇帝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都得经由他来安排。他们这回不是造反,暗地里把门禁上人都换了,是为防万一,不是用来逼宫的。四位亲王加上先帝在时的元老重臣,提出疑义,皇帝为证即位的合理必须面对。且不说旁的,单只私藏遗旨这一宗,就够他喝一壶的了。

如果原本还有可能犹豫,得知大阿哥的过继是出于颂银之手后,他就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了。

述明闷了口酒,把酒盏重重搁在了桌上,“我是叫你们这些孩子逼得没辙了,有句话叫什么来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他不干人事儿,把他拱下台是他活该!

既这么,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办就办吧!”

一座紫禁城,基本由四个方面组成,少量的军机大臣和帝后嫔妃,剩下的就是数不清的侍卫和宫女太监。高祖时期最鼎盛的时候,光是太监就有一万之众,这些人又都由内务府统管,所以后门衙门并非只掌宫廷用度,一定程度上的权力甚至已经超过前朝院部。

要成大事,需天时地利人和。人和是有了,接下来只需静待。皇帝呢,大约是爬到那个位置后就觉得后顾无忧了吧,反倒松懈下来了。以前做亲王时堆积的愿望或者说是欲望,一旦有了施展的平台,开始一样一样旁若无人地实现。也因为他的自负,给了别人可乘之机,他登基不过区区半年,连年号都没来得及改,这个时候群起而攻之,他根基尙不稳,是最好的机会。

转眼六月已到,六月是繁盛热烈的季节,一切都是蓬勃有希望的。只是热些,但凭栏赏荷,有湖风阵阵,风里夹带凉意,还算舒爽。

皇帝心情很好,用过午膳之后执意带她上慈宁宫花园。临溪亭横跨在一座汉白玉石桥上,北望咸若馆,南边就是颂银当初偷睡窥得豫亲王密谋的太湖山叠石。

因为出过事,那片叠石一度成为她最忌讳的地方。已经很久没有来过这里了,近在眼前时恍如隔世。

“要问朕什么时候喜欢上你。”

他笑吟吟往南一指,“那里就是开始。你以为朕看不见你,贼头贼脑躲在那片山石之后,其实你一露面朕就看见你了。你在内务府当差,咱们势必要有牵扯。你不觉得姻缘是天注定的吗?那时朕代容实和你换了庚帖,冥冥中有指引,朕和你终究会有一段情。哪怕付出只在我这里,你逃不掉就是逃不掉。明天是朕大婚,可朕心里想娶的依旧是你。这程子错过了不要紧,将来有的是机会抬举你。”

他说这些,她脸上毫无表情,只有在视线发生碰撞的时候,她才敷衍式的冲他微笑。他心里只是觉得难过,自己已经尽力在对她好了,她一点都不感念他。

他上去拉她的手,那双手纤长白洁,然而指根有茧子,就像太监们说的,她是办事姑娘。他在那茧子上摩挲,然后指尖划过她的掌心,她抬起眼看他,碧清的一双妙目,嗫嚅着叫了声主子。

“明儿皇后进宫了,你就没有什么想法吗?”

她想了想,“我遗憾,不能给主子操持,一点儿忙也帮不上。”

她是个劳碌命,闲着反而无所适从。有些人就是这样,精神紧绷惯了,一旦松懈就开始生病。她留在弘德殿的一个多月时间里,伤风过两回,头疼过三回,还因为登高崴过一回脚。总在抱恙,总让他亲近不得。虽然夜夜有人相伴,他心里依旧寂寞,这样的近水楼台,却不能奈她何,这算怎么回事呢!

他叹了口气,“二银,今晚上朕过你那里。”

她吓了一跳,“过奴才那里干什么?”

他沉着脸看她,“别揣着明白当糊涂,你打算逃避到什么时候?难道还在奢望着能回容实身边去?”

颂银脑子里转得飞快,含笑说:“进了内廷,还有出去的机会吗?皇上放不放我?我是想,明儿就是您的喜日子,皇后进宫来,洞房花烛您得亲自去吧?那可是您的正经媳妇儿,您不能慢待人家。”

他轻轻一蹙眉,“你是觉得朕该养精蓄锐?保重身子朕知道,可这不能成为你几次三番拒绝朕的理由。”

她垂首思量,“等您大婚后吧,您和皇后要同住三晚,第四晚您上我这儿来,成不成?”

虽然还是在推脱,但有了准日子就有希望。皇帝脸上浮起笑意,“你一定是被朕的真心感动了,对不对?”

他弯腰和她平视,两手放在她肩上,“你就是块石头,也有被焐热的时候,对不对?”

他拉她入怀里,她心里一叹,已经兵临城下了,他似乎一点都没察觉。

她抬手扣他的肩背,试探着问:“大婚当天应当加强戒备了吧?内城周边增调人手了吗?”

他嗯了声,“比平时多增三成,领侍卫内大臣可不止容实一个,全权交由他调拨,岂不是拿朕的性命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