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综谍战之救赎 > 第87章 孟齐的归处

第87章 孟齐的归处 (第2页)

作者:广寒宫宫人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

国运如此,由不得孟齐拖延,数日之内处理了多年陈货,不过谁也想不到,在走之前竟然还喝了一回喜酒。惊得兄妹二人眼珠子差点掉了。

因为新婚的双方是贵翼和……胡湘意。

强行请假来南京接妹妹送兄长的方孟韦也一副被雷劈了的样子,呢喃道:“他们,认识吗?怎么看上的?”

怎么就结婚了。

在方家父子都意识到自己入了别人家的局后,更不愿意让病弱的孟荧来掺和。

他们拒绝考虑的是,她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有时候,将死之人是什么都不怕的。

所以,她用了几个月的时间,终于劝得方孟齐以极为低廉的价格卖掉了这些年的商业所得,前往南洋。

这就不得不说,孟齐虽然也重情重义,但是商人到习性让他有一个利益最大化的思维。所以孟荧的话也对,“大哥哥,我这身体不知道还能活几天,回去北平也是为了不留遗憾。就算退一万步讲,真的是天上的姆妈保佑,我又好了,咱们家也该考虑后路才是。”

孟荧的话让孟齐一时忘了反驳,国家局势到了这等地步,他哪里能感受不到,至于这个后路,“这两天好几个朋友打算去台湾,宋先生家则是去美国,还有人鼓动一起去港城,你怎么看?”

“要是我的意见,最好不要去这几个地方。”

孟荧很谨慎地说道,孟齐面上露出疑惑的神色,听自家妹妹道:“我是这样想的,虽说世界上没有政治净土,咱家现在卷入中国至尊父子的权斗里,咱们想让你出国,最大的目的就是能在外有个盼头。”

孟荧说着就得喝点水,然后继续道:“眼下的局势,我觉得台湾未来必然也是兵戈之地。而且孟敖哥哥这样得罪了孔家,你又一向和宋先生走的近,啧啧,这舅甥两个也是闹得难看!

你要是还想在做生意,得离开他们能控制的地方。”

“至于美国,虽然二战后接纳了大量移民,但是华人地位仍然低下,反倒是很多马来一代,商机广阔而且华人聚集,你又是做纱布棉纺的,很多人还想不到,最适合你了。”

当然,她也知道东南亚历史上有很多排华事件,但孟齐是什么人,当年在日本占领时期都能左右逢源而且没当汉奸的人,她相信他。

更更重要的是,这两个地方都在五六十年代爆了各自的“麦卡'锡主义”

,她的计划里,孟敖早晚要重新回归组织,那么孟齐怎么办?

孟齐点了点头,显然是听进去了。他也有自己的考虑,东南亚地区毕竟华人多,棉纱生意更容易些。但他直到此刻,还只以为自己出国是一个暂时过度而已,最多给家里留下一个避风港,因此尽管孟荧说破了嘴皮,南京的房子和无锡老家的祖田他还是留着了。

但是,方孟齐终其一生,都没有再踏上故乡的土地,他于1977年病逝于新加坡,第二年,中华大地迎来了改革开放。

根据他的意愿,方孟敖在八十年代,将他的骨灰带回了无锡,安葬在他们早逝的母亲身边。

他一生缺少的母爱,以这种方式得到了补缺。

————————

国运如此,由不得孟齐拖延,数日之内处理了多年陈货,不过谁也想不到,在走之前竟然还喝了一回喜酒。惊得兄妹二人眼珠子差点掉了。

因为新婚的双方是贵翼和……胡湘意。

强行请假来南京接妹妹送兄长的方孟韦也一副被雷劈了的样子,呢喃道:“他们,认识吗?怎么看上的?”

怎么就结婚了。

在方家父子都意识到自己入了别人家的局后,更不愿意让病弱的孟荧来掺和。

他们拒绝考虑的是,她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有时候,将死之人是什么都不怕的。

所以,她用了几个月的时间,终于劝得方孟齐以极为低廉的价格卖掉了这些年的商业所得,前往南洋。

这就不得不说,孟齐虽然也重情重义,但是商人到习性让他有一个利益最大化的思维。所以孟荧的话也对,“大哥哥,我这身体不知道还能活几天,回去北平也是为了不留遗憾。就算退一万步讲,真的是天上的姆妈保佑,我又好了,咱们家也该考虑后路才是。”

孟荧的话让孟齐一时忘了反驳,国家局势到了这等地步,他哪里能感受不到,至于这个后路,“这两天好几个朋友打算去台湾,宋先生家则是去美国,还有人鼓动一起去港城,你怎么看?”

“要是我的意见,最好不要去这几个地方。”

孟荧很谨慎地说道,孟齐面上露出疑惑的神色,听自家妹妹道:“我是这样想的,虽说世界上没有政治净土,咱家现在卷入中国至尊父子的权斗里,咱们想让你出国,最大的目的就是能在外有个盼头。”

孟荧说着就得喝点水,然后继续道:“眼下的局势,我觉得台湾未来必然也是兵戈之地。而且孟敖哥哥这样得罪了孔家,你又一向和宋先生走的近,啧啧,这舅甥两个也是闹得难看!

你要是还想在做生意,得离开他们能控制的地方。”

“至于美国,虽然二战后接纳了大量移民,但是华人地位仍然低下,反倒是很多马来一代,商机广阔而且华人聚集,你又是做纱布棉纺的,很多人还想不到,最适合你了。”

当然,她也知道东南亚历史上有很多排华事件,但孟齐是什么人,当年在日本占领时期都能左右逢源而且没当汉奸的人,她相信他。

更更重要的是,这两个地方都在五六十年代爆了各自的“麦卡'锡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