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鸿藩被撤 (第1页)

作者:太平经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德文帝时,因为瀛民万不存一,沸反盈天,楚轩被召入朝,咨询政事。”

“但是,很快就被调遣到太学,负责藏书全部事宜。”

有敏锐的政客已经尝出味来。

鸿王与德文帝的执政理念相悖,是以不受重视。

他们对此,捶胸顿足。

男子汉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

假意顺从上头,然后自行其是,这都不会吗?

“楚轩管理书室,深居简出,少与外人交际,只是大龄之际,依旧热衷阅读,手不释卷。”

“每次有女官奉令取书,须臾即能说出书籍的大体位置。”

“待德武帝上位,痴迷兵事,又将楚轩从藏书中唤出,随侍左右。”

“然而,不久后却又让之返回藩国。”

“《兴汉书·德武帝本纪》提到,上每与鸿公语,皆闻惊人之言。惧,使归国。”

啥?

这春秋笔法用的也太过了吧。

究竟是讨论什么领域、什么政策让德武帝感到恐惧?

不少文人十分感兴趣。

司马光更是两眼冒火,哈哈大笑。

《资治通鉴》也不是不能再加一些东东。

“回到瀛国后,楚轩依旧保持过去的高压手段。”

“许多瀛猴看不到希望,数次掀起翻旗,皆被铁血镇压。”

“史书记录,在此间受到波及的三十万余人,死者两万三千七百六十余人。”

咦?

怎么还弄出叛乱了?

这鸿王是不是光名头大,没有什么能力。

就光凭着和季汉开国皇帝刘曌p☆y交易,得到了封地爵位。

嗯。

就和晋武帝司马炎最喜欢的贾充,武周天子痴迷的和尚薛怀义类似。

各时空基层官吏纷纷摇头。

楚轩,你不行。

换我上,天高三尺不说,连义兵盗寇都没有一个。

父母官怎么当,还是某等在行。

高洋眯着眼睛,感觉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楚轩好像压根就不想好好治理瀛国,只大兴土木,鼓弄出一个个能看不能用的奇观。

可是,明明是自己的封地,为什么要做舍本逐末的勾当?

难不成里头有什么深意?

高洋捏着胡须,思考半晌,啥也想不到。

不得已,他只能承认某些人骨子里就怀揣着冷血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