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长安好 > 第159章 出兵讨伐

第159章 出兵讨伐 (第2页)

常阔冷笑道:“高州刺史安坐家中,何来造反之意,这不过是李正业一党编造的幌子罢了。他们以此为名目,得以召集兵力,控制了各处,待开了府库,便又改了说辞——”

“那李正业宣称当今圣人明氏专权,独揽朝政多年而无还政储君之心,他为匡复李氏江山,故代储君发兵讨除明氏,是为以正社稷!”

此言一出,很快传遍四下。

李正业已自封扬州大都督,又于扬州设下英公府,着薛仁为长史,还有两月前那位因在早朝上痛斥明后专权而遭贬谪的骆御史骆观临,也已与李正业聚集一处,如今已成了李正业麾下军师。

“现下他们控制了扬州各处,开库铸钱,征募士兵,筹措粮草,又四处广发煽动文章……”

常阔的语气有些发沉:“据闻扬州之外响应者亦颇多。”

常岁宁的心情也随着常阔的话跟着往下坠。

这些响应李正业的人当中,除了对明后掌权感到不满的官员之外,必也不乏各怀鬼胎者。

明后掌权因脱离正统之故,谁人都可以借此来做文章,义正词严地跟着掺和一脚,现下有了英国公李正业带头掀起此事,自不乏跟从之人。

可纵不提那些跟从者,即便是起兵的李正业本人,其目的难道当真就是为了所谓匡复李氏江山吗?

此等关头对待人性二字,实不宜太过乐观看待。

常岁宁此时又想到了那位巡察御史薛仁:“这薛仁也实在是个人才,早早自荐去往江都巡查,旁人至多是贼喊捉贼,他这是嘴上喊着去捉贼,实则跑着去做贼……”

常阔:“可不是嘛!”

“李正业袭下英国公之爵多年,出身在此,这些年来所结交之人,必不可能只有薛仁骆观临他们……他既谋此大事,必会想方设法拉拢可用之人。”

常岁宁思索间,抬眼问常阔:“阿爹,我听闻那薛仁,同长孙家似有些姻亲关系?”

常阔顿了顿,这击鞠社里还真是什么消息都有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点了头:“对,那薛仁正是左相大人长孙垣家中嫡妻的表亲外甥。”

常岁宁:“既有此一层关系在,圣人是否疑心长孙家与李正业起兵之事有关?”

长孙家反对明后专权,一心想扶持太子早日登基,向来是刻在了脑门上的。

而现下长孙垣家中夫人的表亲外甥又成了李正业的党羽,在扬州造起了反。

“圣人今日并未表露出对长孙家存疑之意。”

常阔道:“今日议事时,长孙大人也在场,且圣人特令其与中书省众官员,尽快商定讨伐李正业之策。”

常岁宁心有思索。

令长孙垣商定讨伐之策,未必不是明后的试探之举,在没有证据可以证明长孙垣与此事有牵扯的前提下,借此来试一试长孙垣对待此事的态度。

“多久可定下应对之策?”

常岁宁问。

“今日那些个官员们说什么的都有,吵得都要将甘露殿的房顶给掀翻了……”

常阔一想到那场面就头疼:“但圣人说了,三日后务必要拟定应对之法,打是一定的,现下已使各营召集兵力筹备,圣谕也已传往各处,命淮南道与江南东西两道备军御敌。”

常岁宁点头。

兵事蔓延如火,该是一刻都不能拖延,但这三日并非是拖延,打仗不是动动嘴皮子说打就能立刻启程的。

轻骑固然可以先行,但大军出发需要准备的太多了,粮草兵械辎重,这些纵是加急筹备,却也非一日便可筹备妥当的。

先行命各营筹备发兵事宜,同时商定更可行的对策,这是正确的应对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