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人生是怎样炼成的 > 第54章 风险与机会同在X置于死地而后生

第54章 风险与机会同在X置于死地而后生 (第1页)

作者:现代剑客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因此在人生的道路上,有着许多的挫折和难关,只有勇于挑战自己,才能遇见更优秀的自己。。。。。。

吴炳昌秘书长提出了一个我从来没有想过的问题:让我这么一个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毕业才刚刚二年的专科生去参与一个重大的国家项目,而且还要挑大梁!

我能行吗?我不禁自问道。

我想起了我进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上的第一堂数学课上华罗庚教授的那段语重心长的话:

同学们:目前中国正在建设“四个现代化”

,而你们,是中国未来的希望!

你们肩负着复兴中华的历史使命!

即使现在,每当我想起这段话,我仍然会热泪盈眶,因为华罗庚教授喊出了我们这代人心中的使命感!

我感到我有责任去迎接这个挑战,于是我斩钉截铁地对吴炳昌秘书长说:“行!”

吴炳昌秘书长听了我说“行”

,似乎有点激动,他站了起来,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拍了拍我的肩膀,简单地说了一句:“我看好你!”

说完,吴炳昌秘书长走了,他见我们愿意接受这个挑战,就去帮我们去联系上海器皿二厂了。。。。。。

可以说吴炳昌秘书长的到访来得正是时候,因为他带来了一个可以让我们的承包走出困境的机会!

然而我没想到的是:正是这么一个可以让我们走出承包困境的机会却在承包体内出现了对是否要接这个上海器皿二厂的微晶玻璃项目的反对意见,并因此还生了激烈的争论。

“我对承接上海器皿二厂项目持保留态度!”

在一次讨论如何承接上海器皿二厂这个微晶玻璃项目的会议上小傅意外地提出了反对的意见。

“为生产微晶玻璃所需的热处理加工设备研一款智能化的精密温度控制系统,对我们来说确实是一个机会。。。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因此能不能完成这样一个研任务,我感到有点悬!”

小傅虽然说话时有点吞吞吐吐,但还是明确地说出了他的担心。

小傅当时也算我手下的一个技术骨干了,因此他说对是否要接上海器皿二厂这个微晶玻璃的项目持保留态度,这不得不让大家对我们能否完成这样一个我们从来也没有做过的项目产生了疑虑。

小傅虽说是技术骨干,实则却从来没有做过微型计算机应用的项目,实际上在我们的承包体中,包括我在内,在此之前都没有人做过微型计算机应用项目的研,所以小傅的话得到了小杨的认同:

“是啊,这和生产o4o微处理器主机板不一样,生产o4o主机板有图纸,我们只要按图纸做就行了。但上海器皿二厂的项目涉及智能化的精密温度控制系统,这连国家的一些大研究所现在都做不出来,世界也只有少数达的西方国家才能做,我们这样一个里弄生产组能做出来吗?”

小杨号称“杨把细”

,行事风格一贯小心谨慎,在他眼里,这样一个重大的国家项目,国家的一些大研究所都做不出来,而我们不要说过去没有接触过,就是连真正把微型计算机用于一个具体的应用,也是头一次,因此他实在无法想象我们会成功。

“那怎么办?我们承包了,虽然现在手里拿着目前国内最先进的o4o微处理器主机板,但市场却迟迟未能打开,再这样下去,承包就只有以失败而告终了!”

老刘听小傅和小杨都对接下上海器皿二厂的项目持怀疑态度,于是一脸不满地反问道,他显然不同意小傅和小杨的意见。

老刘负责公关,他对目前我们承包体所面临的困境心中最清楚了,那就是当时国内想用微型计算机去做工业控制项目的单位太少了,加上我们又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里弄生产组,因此现在好不容易有了这么一个机会,如果放弃,那么剩下的就只有承包失败一条路了。

“老刘说得没错!

我也看不到除了现在的这个机会还有什么别的机会,我们总不能坐着等死啊!”

说话的是小宋。

小宋是负责销售的,自然清楚目前我们承包体在市场开拓上所面临的困境,因此他听小傅和小杨对是否要接下上海器皿二厂的项目抱怀疑态度十分不满,于是就满是火药味地反唇相讥道。

“谁说坐着等死啊?我们可以再去找找看啊!”

小史平时话不多,但听到大家都在争,同时又事关自己的切身利益,因此也忍不住声了。

“再去找找,这么容易啊?!

六万多封的宣传推广信我们不是都了吗?这手抄信封都抄得抽筋了,但有结果没有?!”

小王是个直筒子脾气,听小史说再去找找,忍不住来了气,一面说一面还甩着手做着手抽筋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