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人生是怎样炼成的 > 第63章 鉴定会一掷万金豪气X名动上海滩

第63章 鉴定会一掷万金豪气X名动上海滩 (第1页)

作者:现代剑客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成功的秘诀在于永不改变既定之目的——卢梭。

然而:成功不是将来才有,而是从决定去做那一刻就已经萌生。

随着上海器皿二厂和金山石化总厂二个项目的成功,我们的“智能化精密温度控制系统”

已经走向成熟,于是我们决定乘风破浪、乘胜追击——为“智能化精密温度控制系统”

开一个高规格的产品鉴定会去进一步拓展“智能化精密温度控制系统”

的市场,从而让我们能够顺利完成与厂里签订的新一年租赁合。

1984年的上海苏州河畔,夕阳的余晖下耸立着上海大厦,大厦前着名的外白渡桥上一辆有轨电车正“当当”

地驶过。

上海大厦原名“百老汇”

,1934年由英国人所建,总耗资5oo万两白银,是当时外滩最高的三座建筑之一,同时也是当时上海的第三高楼。

所以当时上海滩颇具影响力的英、美洋行的老板、高级职员和新闻头目等都纷纷入住,使得百老汇很快成为当年上海滩上流社会无不羡慕的豪华酒店式公寓。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5月1日改名为“上海大厦”

,现为挂牌五星级涉外饭店。

而与上海大厦正对着的外白渡桥是上海苏州河上一座历史悠久桥梁,建成于19o7年,是中国的第一座全钢结构铆接桥梁和仅存的不等高桁架结构桥梁,也是上海的市优秀历史保护建筑。

在上海东方明珠建成之前,横跨苏州河的外白渡桥与苏州河畔的上海大厦相映成辉,成为上海的一张城市名片。

从2o世纪三四十年代到21世纪初,被符号化了的外白渡桥频繁出现在影视作品中,比如2o世纪三四十年代有《马路天使》,五六十年代有《团结起来到明天》、《聂耳》,改革开放后则有《阮玲玉》、《上海伦巴》、《苏州河》、《大城小事》、《海上传奇》、《东风雨》等众多影视作品。

即使到了21世纪,浦东6家嘴的东方明珠建筑群成为了上海的新城市名片,上海大厦和外白渡桥依然在2o1o年前后的《上海申请世博会宣传片》以及2o18年的《上海进博会宣传片》中作为一个上海的历史符号而不约而同地出现。

因此我们把鉴定会的会场选在了上海大厦。

不过,我们选择上海大厦作为鉴定会的召开场所不仅仅是因为这是一张上海的城市名片,更重要的是当时上海的第一高楼“国际饭店”

和第二高楼“锦江饭店”

当时都不对内开放,唯有上海大厦是对内开放的。

为了开好这个鉴定会,我召集了租赁团队内的核心成员开了一个会,会上我问老刘道:“邀请参会者的名单出来了么?”

“出来了,全国一共有大约16o多个重要的研究单位和相关的企业需要邀请。”

老刘一面把名单递给我一面说道。

“有些单位可能需要邀请不止一个人,因为单位内有不同的科室,且这些科室都和微型计算机有关。”

老刘补充道。

“没错,有些单位可能还会要求不止派一个人来参会,因为毕竟微型计算机现在比较新,大家都会有兴趣来了解一下。”

小宋也在一旁插嘴表示同意老刘的说法。

“这样说来来参会的人可能要过3oo人了!”

我皱了皱眉头说道。

“保守一点,恐怕要做好4oo个人来参会的准备!”

小宋掰着手指算了一下,说最多可能会有4oo人来参会。

“要开一个4oo人的鉴定会啊?!”

这时平时话不多的小傅在一旁惊叹起来。

确实,一个鉴定会,4oo人,这在当时确实是规格非常大了!

然而老刘却并不关心最后有多少人来参会,因为这不是他应该关心的事,他更关心这会要开几天,因为他负责公关,公关永远是只针对一些重要的对象,所以会议时间的长短意味着他需要投入的公关时间的多少,因此问我道。“鉴定会准备开几天啊?”

“我准备开三天,其中第一天开会鉴定,第二天和第三天去现场参观和交流讨论。”

我看了一眼老刘,然后对大家说道。

“还要去现场?”

一旁的小杨一听要去现场,就不解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