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页 (第1页)

  萧洛兰看向门客中除了李大夫外唯一的女门客,郑鱼心,是个容貌漂亮的小姑娘,穿着鲜亮的绯色石榴裙,偶尔会坐在她马车的后车座上搭乘顺风车。

  郑鱼心拿着一个精致的团扇挡住太阳,哎呀的抱怨了一声:“再晒下去,我要和昆仑奴一样黑了。”

  队伍里唯一一个昆仑奴瞥了她一眼,没作声。

  萧洛兰下了马车透透气,看见周围的人都明显的拘谨起来。

  其实这也是她不经常下马车的一个原因,十几个门客有老有少的,每见一次就要行礼,对着她称呼主母,他们麻烦,她也不自在。

  经过前两次之后,她便让他们在平时不要多礼了。

  萧洛兰坐在伞盖下的阴凉里,冬雪在地上铺了一层干净的毯子,顺便为主母倒上一杯茶,随后跪坐在主母身后,看到郑鱼心过来,微不可察的皱了皱眉。

  她并不喜欢这个苗疆出身的郑鱼心,可是主母却好像挺喜欢她的,冬雪心里郁闷,面上却不显露。

  “我给主母扇风。”

郑鱼心跪坐在主母身边,笑着给她扇风。

  萧洛兰见这小姑娘热的脸颊通红,将团扇转向她:“你自己扇吧。”

  崔什子坐在一旁,望着远处的千仞山壁,不知在想什么。

  “你的水囊还有水吗?”

萧洛兰看向这个爱笑的小姑娘,和女儿差不多大,但是比女儿成熟多了,一个人和那些门客们一起上路,经常跟在她身边,喜欢收集漂亮的东西,也很爱干净。

  早上萧洛兰看见她用水囊里的水倒着洗脸,被老驼背爷子看见教训了一下。

  水在此刻是极为珍贵的,他们队伍有人有马,对水的需求量巨大,现在距离上一次在河边补给水源已经过了两天,也快到下一次补给时间了。

  经过这么多天,萧洛兰离开阆歌的伤心难过和对女儿的思念担忧已经藏在了心底,开始慢慢的观察四周,也了解了一些行军的艰苦。

  骑兵吃食大部分都是肉干和圆饼状的烧饼,十分干硬紧实,穿孔携带,每到吃饭时就用热水泡一下,半糊半硬的就下了肚,睡觉就一个毛毡帐篷,平常卷成一个挂在马背上,水囊是必不可少的,几乎每个骑兵都带有至少三个的大水囊,不仅人喝,马儿也喝,若是天气十分炎热,便只顾着让马儿喝,人就不喝了。

  马比人精贵多了,一共行了半个月的路程,五天就会到一个小型军镇,在军镇上让战马吃好喝好,然后准备战马的食物,后面马车上就堆放着大量的战马吃食,它们吃的比人还好,都是成堆的谷物,只有这样,战马才会有力气载着骑兵白日全天前进。

  “还有哩,主母不必担心。”

郑鱼心笑眯眯的回道。

  “那就好。”

萧洛兰想了想拿出一条手帕给她:“下次想洗脸用这个吧。”

只要一点水弄湿以后擦擦脸还是可以的,萧洛兰在没有到达水源地的时候,一般都是这样洗脸的,洗漱什么的都很节约,和他们其他人一样。

  她见小姑娘性子大大咧咧的,也没带什么日用品,这次跟着队伍准备的不够充分吧。

  郑鱼心接过方方正正的手帕,而后笑的更甜了:“谢谢主母。”

  周围几个门客看向他们,看了一会又移开了视线。

  “主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