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一个人的战争 > 第201章 大宁书院 1

第201章 大宁书院 1 (第1页)

作者:寒江钓客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扎木伦寺和大昭寺都在热河的西岸,它们背靠武烈河,呈东北西南交错排列,扎木伦寺更突出一些,它的东面是一片阔大的松树林,大概有几百年的历史吧,零零散散的松树长得高大而粗壮。沿着松树林走上一个斜坡,就是扎木伦寺的广场。

此时,兴州军丙子营的士兵们正一人一副扁担,挑着热河的水,给扎木伦寺来一次最后的打扫,因为到了明天,它就不再是扎木伦寺了。

丙子营右把总卓布托里正站在广场中间,从眼前四丈高的旗杆上,取下旧旗,换上新旗。

京师刚刚传来消息,“兴洲卫”

要升格为“大宁都司”

了,虽然都府搬到大宁,使人心中没劲,可毕竟军职也跟着升了一级,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好处。指挥使为人宽厚,边军的好处只有多给,没有少给的,军营中充满了一片喜悦的气氛。

他放眼望了一下扎木伦寺的广场,法塔没有了,经幡没有了,跪着的羊也没有了,高高的法轮变成了一根旗杆,整个广场变的宽广而威武。

雕刻着魔鬼和众神的檀木大门变成了两扇崭新的栎木大门,门面闪着晶莹温润的黄晕,大门上边挂着一个白色的额匾,上面用一种宽厚的颜体写着4个红字“大宁书院。”

从明天开始,童生们就要6续入住,后天就要正式进学了。

听说第一任山长就是指挥使大人,卓布托里忽然有些伤心,伤心自己没能考试及第,失去了进学的机会。

他的母亲是一位汉民,在土默特台吉捉尔木的大帐里当侍女,从他出生的时候起,他就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他是靠给卓尔木的狗腿子放马长大的,哪有机会学习汉文呢?要说识字,除了母亲教的那一点汉文,其余的,还是参加兴州军以后习得的。

他一直记得母亲被放归的那一天。

那是兴州之战过后的第三天,天空阴沉沉的,空气中飘荡着淡淡的焚烧尸体的臭味,已经午时了,母亲还没有回来,他就去捉尔木的官邸去找。

他刚刚走到博图汗街,就看到年龄将近4o岁的母亲,顶着一头半白的花,腰间的围裙都没有摘,茫茫然的在大街上走。

她不辨方向,要回到东城角的家,必须走博图汗街。可是博图汗街早已过了,江南绸缎庄的大招牌也已甩到身后,母亲就那样浑浑噩噩的走着,险些撞到那个正在捡破烂的汉民的身上,她也浑然不觉。

卓布托里赶紧追上去,拦在母亲面前,叫了一声“额娘!”

母亲好像没有看见,眼睛茫然的扫过他的脸。

他吓坏了。

他紧紧拉着母亲的手,拐过江南绸缎庄,沿着博图汗街的老路往回走。

一路上,只听母亲嘴里喃喃的说着“自由了···自由了···”

他们的家就搭在东城墙的墙壁上,几根木头,上面铺着一层油布,进去的时候,需要弓着腰。

他把母亲安置在方凳上,开始烧水下米。

回到家里,母亲的神志安稳了一些,她又开始细细的哭泣,哽哽咽咽的声音好像流过乱石滩的溪流。

米粥烧好了,他把汤端到母亲面前,母亲的神志才清醒起来。

她从怀里掏出几张黄的纸,打开来,上面用蒙汉双文写着许多字,“儿呀,咱娘俩从今往后就自由了,这是娘的卖身契和你的奴籍文书。”

说着说着母亲又哽咽起来。

他揉揉眼睛,把新换的旗帜升上去,继续想母亲的话,“儿呀,蒙古鞑子就是狼,那是真的恶狼呀。”

他记得小时候曾经问过母亲,“我的父亲是谁?”

母亲满脸怒色,说“你没有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