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大明国师 > 第111章 农耕文明的真正成因

第111章 农耕文明的真正成因 (第2页)

作者:西湖遇雨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朱高炽总觉得,姜先生讲的东西,跟风水师口中的风水,完全就不是一个概念。

见大皇子有疑惑,张宇初连忙解释道。

“所谓风水一说,最早下定义的便是晋代的郭璞,在其名著《葬书》中有云: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

“也就是说,风水之术就是相地之术。”

“当然了,这也仅仅是‘术’这个层面的东西而已风水术、风水学,是完全不同的概念,风水学是‘道’。”

朱高炽似懂非懂,胖胖的脸上看不出变化,显然不是很明白风水术和风水学之间一字之差所蕴含的深意,但是张宇初却知道,真正的“风水学”

现世的意义绝对非比寻常!

因为正一派传承千余载,从祖师爷五斗米教教主张道陵那代开始,懂得河洛图讳的张教主就已经将他所掌握的残缺的风水术视作绝密,只有在每一代天师之间进行传承,绝不能为外人知晓。

而这,还仅仅是残缺的风水术而已。

当世有几家道门流派,便以各自不一的风水术而立足。

风水一术,历史悠久,玄妙莫测,更是包涵了许多极为难懂东西,这些东西,普通人根本无法理解。

但这些能养活一个门派吃饭的秘术,在姜星火所讲的东西面前。

一文不值!

张宇初作为龙虎山正一派天师的嫡传后裔,自小接触的都是一些天师道传承下来的风水术。

但是对风水术的其他部分,他却了解甚少。

张宇初也曾试图请教同样精研风水术的几位其他门派的长老,可惜每个人都讳忌莫深,不愿与他多言,这些都是他们门派传承的东西,怎么可能跟外人分享。

直至今日,姜星火的出现让张宇初看到了希望。

张天师仿佛找到了一条前路。

他的内心在狂笑。

“本天师直接学仙人的风水学了!”

“伱们这群老东西带着老掉牙的残缺风水术进棺材去吧!”

“道爷我马上就要成了,哈哈哈!”

姜星火指着文字地图说道。

“其实影响大明的【风】主要只有两种,一种是西北季风,一种是东南季风。”

“而这两种风也很好分别,因为它们出现的时间不同。”

“西北季风,出现在冬季,是从漠北吹向海洋,所以是西北走向。”

“东南季风,出现在夏季,是从南面的海洋吹向6地途径大明东南。”

地图上画得很简单,几乎一眼就看懂了,但李景隆却并不满足,作为专业的托,他必须要把每个问题都打破砂锅问到底。

“这两股季风,都是怎么来呢?”

朱高煦奇怪地看了他一眼,风就是风,当然是吹来的啊,还能怎么来的?

他显然没有理解李景隆的深意。

这也是隔壁张天师正在屏住呼吸等待的答案。

风,尤其是如此大规模、有规律、能影响整个华夏大地的风,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风水学,需要知道的肯定不止是表面上的那些历史经验,否则的话,依旧是“术”

这个层次,只有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才能称之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