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东晋,我来了! > 第82章 畅谈天下大事

第82章 畅谈天下大事 (第2页)

作者:千户陈公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桓伊答道:“据说桓玄出生时,五彩异光照亮满室,有善于占卜道士断言,此子生有奇相,必为至贵,非人臣之气,大司马当时正在北伐途中,闻言大喜,取名灵宝。”

“桓玄,灵宝……”

陈望反复念叨这两个名字,颇为耳熟,但一时也记不得了。

朱序道:“看来这袁真也是阿谀曲从之人,不足道也。”

方才桓伊提及了桓温北伐,大家都知道最后功亏一篑,众人都是惋惜不已。

江绩一边撕着一条猪肋排,把那红白相间带着油脂的肉塞入口里,扯出了一整条的骨头,大口嚼着,一边粗声鼓囊道:“可惜啊,都打到枋头了,距邺城不足百里,大司马他停下了,这,这他娘的啥意思啊,末将甚是不解。”

朱序一边吐着鱼刺,一边跟着道:“呸,呸,要说荆州那边猛将如云,把鲜卑白虏能打仗的人涮了个遍,士气正旺,却停滞不前,最后撤军了,哎呦,我听说了之后,可把我急死了。”

“你呀,就是皇帝不急宦官急。”

桓伊边抿着酒盏里的酒,边讥讽道。

大家又是轰地大笑起来。

陈安放下手里啃完的鸡腿,举盏示意大家一起喝,边喝着边回忆着道:“永和十年,大司马第一次北伐跟这次如出一辙,打得氐秦几近全军覆没,屯军于灞上,遥望长安,比这次更近,结果这老兄按兵不动了,最后被氐秦丞相苻雄在白鹿原抄了后路,两下夹击,一溃千里。”

陈望将盏里的酒喝完,拿起身边的布巾擦了擦嘴,清了清嗓子道:“他的这两次北伐失利,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原因左右不过两个字——粮食!”

众人若有所思地停下了饮食,一起看向陈望。

只见陈望接着道:“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由此可见举兵征伐以后勤为主,只有准备充分了以粮草为主的各种军需才能安心打仗,没有后顾之忧。”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

陈望接着道:“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什么是粮不三载?就是粮食不能再三转运,你看北伐大军粮食补给路线曲折婉转,一路开渠到清水再折回东南沿黄河而下,这是大司马所犯错误之一;‘因敌于粮’,就是深入敌后之时粮食得从对方那里就地获取了,而大司马还是依靠那个石门的袁真,这是他犯的错误之二。有此两条,最后溃败也是必然的。”

几个人都是久经战阵之人,对陈望的说法深以为然。

陈望倒满酒,自顾自地喝了一口道:“桓温第一次北伐,我在父亲书房中看到父亲写的日志,他老人家提到桓温兵分四路,亲率主力从江陵取道武关;司马勋率军出子午谷;桓冲水军出襄阳;王擢出兵进攻陈仓;声势浩大,锐不可当,但最后由于氐秦坚壁清野,孤军冒进,且犹豫不前,不能战决,最后断了粮草,大败而归。”

朱序拍案道:“哎!

要是换了太——”

旁边桓伊偷偷地在他肋下打了一拳,他意识到不对,提及太尉来,会勾起陈望和众人的伤心之情。

遂改口道:“广陵公带领我们北伐,此时,我们已经在邺城过元日节了,哈哈哈……”

陈望谦虚道:“我年纪尚轻,将来也要仰仗诸公辅佐,我们勠力同心,收复失地,再造江北大好局面。”

“好!

就盼着这一天呢!”

朱序端起酒盏来,大声道:“我们一起敬广陵公一杯,祝我们兖州大军将来所向披靡,天下无敌!”

说罢,大家一起举盏,一饮而尽。

喝完后,四人将酒盏在炕几上重重一顿,一起搂着脖子,唱起了陈望在当初在历阳听到的王蕴和江卣唱的兖州军战歌。

“与子征战兮,路漫长。”

“同敌忾兮,共死生。”

“与子征战兮,心不怠。”

“踏燕然兮,逐胡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