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东晋,我来了! > 第64章 中常侍的遗憾

第64章 中常侍的遗憾 (第2页)

作者:千户陈公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可见鸠摩罗什非常熟悉中国人的药物常识。

此处的“巴豆”

,如果音译为印度的一种药物,那传播效果就会差很多。

鸠摩罗什这样翻译,是“以千载上之微言,传所合百王下之末俗”

,佛陀微言大义之说法,译者把佛法传译得适合于当时,这非常不容易。

本人书中经常会讲一些注释,旨在为那些不是很了解魏晋南北朝历史的人准备,还望老读者见谅在下的繁琐之处。

从本书开始第一章,就有读者通过百度知识质疑并口水书中许多人物。

古代人物的性格,作风,思想,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挥自己的充分想象力。

但这些人物在当时的身份,技能以及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有些是不能在百度查到的。

所以,出现了许多史学大师着作,来细致讲解学术东西,本人恰巧看了许多这种书。

如田余庆、吕思勉、陈寅恪、王仲荦、朱大渭、阎步克、梁满仓、逯钦立、祝总斌等魏晋南北朝史学专家。

说实话,其他朝代的书我也可以写,但总结不踏实,误导读者。

但两晋五胡十六国的历史,还是下了些功夫的,否则真不敢提笔。

———————————书接正题

鸠摩罗什二十岁时龟兹王为他建造了金狮子座(象征文殊菩萨),坐在上面讲经论佛。

他在升座说法前,西域三十六国国王皆跪在座前匍匐在地,让他踩着他们的背一步步登上金狮子座。

淝水大战爆前一年,苻坚派遣吕光率精兵十万攻凉州赴西域征服诸国,其中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带回鸠摩罗什。

不曾想在青石津吕光出师不利,败于陈安手下。

苻坚又派杨定来谯郡下书,双方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最终达成共识,吕光最终借道踏上西征之路。

陈安派在吕光军中的细作回报吕光以十万之众大破狯胡、温宿、尉头等国,共计七十万西域联军。

“钩锁阵”

一战成名,诸国纷纷来降,吕光威震西域。

在龟兹国的鸠摩罗什因此也被吕光抓获。

吕光及其部众在龟兹过了几个月穷奢极侈,纸醉金迷的生活后,琼浆玉液,佳肴美女也享受的差不多了。

他打算东归了,因为手下军兵们都产生了思乡情结。

但有个难题始终困扰着他,那就是横亘在西域与关中之间的凉州古丝绸之路。

吕光跟陈安从兖州打到凉州,数度交手,深知其是个难缠的角色。

更兼之他东返关中带着各国进贡,自己搜刮抢掠的金银财宝,以及珍奇异兽足足用了两万多头骆驼,还有一万多匹上等骏马,打算回去献给苻坚。

其实苻坚现在已经遭遇了淝水大败,四面楚歌,由于路途遥远,那个年代消息隔绝,吕光不得而知。

陈安接到陈望的信,要他派人不惜一切代价把鸠摩罗什以最快度请到洛阳,哪怕牺牲整个凉州为代价也在所不惜。

陈安深感事情重大,于是飞鸽传书给吕光军中的细作,命他冒死向吕光亮明身份,答应其按远路返回关中,凉州大军绝不动其分毫。

条件只有一个,借鸠摩罗什到洛阳治病救人,医治好后再送其返回关中。

吕光闻讯大喜过望,作为一名线条很粗,嗜血杀戮,崇尚刀兵胜过一切的将军来说,根本就不信什么佛法什么占卜,从来就没拿鸠摩罗什当碟菜。

于是给陈安回了信,用细作的飞鸽传书告之陈安,立即派一队军兵日夜兼程送出鸠摩罗什至姑臧,至于归不归还就无足轻重了,只要安然无恙带着他的大军和财物回关中即可。

双方一拍即合,皆大欢喜。

陈望在从洛阳回建康的路上,得到了这个消息,不禁喜极而泣,太后老妈在他的心目中胜过一切,恨不得鸠摩罗什马上飞到洛阳。

盘算着日期,太后老妈来到洛阳,鸠摩罗什也晚两三日到,如果路途顺利还会同时到达。

时不我待,陈望决定不再等田孜了,他回头大声吩咐辛恭靖和花弧道:“起锚,开船!”

二人领命高声下令,众多水军齐声喊着号子,晋制五十人快船从朱雀航边徐徐离开岸边,在秦淮河河上熟练地横转过来,箭一般地向北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