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枪气素霓生 > 第43章 杨千钟

第43章 杨千钟 (第2页)

作者:莫道无花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这本是惊天绝密,家父整天战战兢兢,唯恐被人知晓,后又推算到杨家将大祸临头,于是偷偷将我们送出京城。

不知为何,没过几日,京城忽然到处流传‘张家长,李家短,张家小子坐永安’这句谶语。

先帝连夜去钦天监询问此事何解?家父乃耿直之臣,不会打诳语,竟将紫微帝星一事如实禀报。

先帝震怒,污蔑家父妄称天意,包藏祸心,实乃大逆不道,将家父杖杀于钦天监内,又派御林军全城搜捕我家人。

幸好家父有先见之明,已将我母子送走,才算逃过一劫。

此后我母子到处漂泊,四海为家,弄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前年母亲病逝。

在下穷困潦倒大半辈子,今日得见主公,如何不是时来运转?”

张崇义意兴阑珊的摇着手道:“少来,别一口一个主公,想一直跟着我,就赶紧改口,叫我公子。这些话以后不要再说,给我烂到肚子里。”

张崇义本来不信他这些鬼话,可他讲述的事情并非空穴来风。

他的确出生于天统九年,先帝在位十五年,今年是承光十一年,他马上就到十七岁。

当年谶语血案,不止是满朝张姓官员和京城小孩被杀,钦天监一夜之间遭到血洗,里里外外数百人死于非命,大旗朝廷再也没有重建钦天监。

张崇义不想在这些神神叨叨的事情上纠缠太多,这些神神鬼鬼的东西听听就可以。

他带着一脸兴奋的杨千钟,星夜兼程赶往北地郡。

一路上,张崇义没有向杨千钟坦白真实身份姓名,这人妖里妖气像个神婆,不知是否可信。

本想向他打听幽州战事,又怕他猜出自己身份,索性忍住不问,随便找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东扯西扯。

这个穿着破破烂烂的穷书生,胸中果真大有丘壑,天文地理,医卜星象,经史子集,诸子百家,无所不通,不论谈及什么话题都能信手拈来,每每鞭辟入里,令人拍案称绝。

张崇义渐渐折服,虚心请教天下大势如何展。

杨千钟脱口而出:“昏君沉迷女色,朝中奸臣当道,各州诸侯均萌反意,就看谁率先揭竿而起。”

张崇义道:“你何出此言?”

杨千钟纯粹是个文人,脚力不如气胜高阶的张崇义,初时仗着身强力壮还能勉强跟上,数里后渐渐腿软筋酥,气喘吁吁,无奈道:“公子,你是习武之人,脚步轻快,我这百无一用的书生有些跟不上了,你要是想听我分析时局,还请放慢脚步。”

张崇义哂笑道:“你说要跟我混饭吃,可你跟不上我的脚步,如何帮我牵马执蹬?”

杨千钟幽怨道:“公子此言差矣,我是文弱书生,一身本事尽在运筹帷幄之中,厉害的是脑子,可不是四肢。你把文人当猛将用,就是将千里马当驽马驱使,暴殄天物呀。

杨某这是明珠暗投,遇人不淑呀。”

张崇义笑道:“这话倒也有理,行,我放慢脚步,你慢慢说来。”

杨千钟吐出浊气,胸中豪气顿生:“一个月前,朝廷因为郦宛丘的事情,准备查办潭州郡守郦元乐,派出使者到荆州传令,却被荆州大都督廉斩火烧诏令,使者被赶出荆州。这是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两个月前,朝廷因为税赋锐减,竟然不到承光初年的三成,明年各地官员的俸禄还差着一大截,想去打幽州的秋风,除了调动渭水大营等直属兵马,还诏令北方各州郡共同出兵。

原定出兵三万的并州,念及幽州的恩情,半个月前明文上报朝廷,拒绝对幽州用兵。这是第二件事。

这两件事合在一起,证明各州各郡已不把朝廷放在眼里,就差有人登高一呼,大旗王朝恐怕就会土崩瓦解。”

张崇义一个多月来都在逃命,不清楚天下大势,听说并州明目张胆地违抗朝廷诏令,颇感惊佩。霍鹏不愧是顶天立地的大豪杰。

如此一来,韩云山金淳中会不会恼羞成怒,对并州用兵?

并州那小身板,总共才六万兵马,还要分兵戍守各地城池险隘,能够用于机动作战的不到两万,能否扛住朝廷大军?

不禁担忧道:“并州此次抗旨不尊,你说朝廷会不会对并州难?”

杨千钟点头道:“朝廷当然震怒,听说那位年轻的左仆射,将本要派往幽州的大军,调转矛头指向并州。

不过朝中大臣众说纷纭,金淳中大将军和各路诸侯对贫瘠的并州毫无兴趣,他们垂涎的是幽州的富庶。

世人都说镇北大将军府里到处都是金山银山,连茅厕都铺着金砖玉石,库房里的粮草军械足够各州支使十年。

打幽州,各州跟着朝廷大军趁火打劫,多少还能捞点油水。

并州那鸟不拉屎的地方,境内多是山地,自己都吃不饱,常年要靠朝廷粮饷才能勉强维持生计。

各路诸侯当心这一仗打下来,连粮饷都赚不回来,都不同意大动干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