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枪气素霓生 > 第67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

第67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 (第2页)

作者:莫道无花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等了许久,城中始终是毫无头绪,没人出城搭话。

张崇义微觉有气,再度提起真气大声吼道:“涿郡郡守张崇义,请谢大人出城叙话!”

声音如九天神雷落在城头,又引起一阵阵骚动。

过了小半个时辰,张崇义等的极不耐烦,准备抽身离去,却见那道表皮剥落的城门缓缓向内拉开。

跟着,一个头半灰半白的华服老者,手中捧着锦盘,带着二十名文武官员缓步走出,一步一个脚印,极其缓慢极其凝重,脚上仿佛灌了铅。

张崇义笑道:“这个老头搞什么玄虚,邀他见个面而已,又不是请他上刑场,他们怎么一脸的凄惨?”

一行人拍马向前,双方相距五丈时收住脚步,张崇义刚要开口说话,那老者先行屈膝跪倒在地,身后二十名文武官员整整齐齐跪下去。

老者托着锦盘,沙哑着嗓子道:“下官河间郡郡守谢春亭,愿携全城官民归降镇北大将军,今献上郡守印绶,望将军上体天心,下悯无辜,善待满城百姓!”

张崇义等人惊得差点从马背滚落下去,即便是当日在山阴古道遭到青奴重兵的伏击,带给他的震撼都不如今日之甚,张大了嘴半天合不拢。

张崇义自是不知,河间郡原本就是小郡,人口不到三十万,城池破旧低矮,兵马不足六千,大多是三十年以上的老兵,三十岁以下的兵卒不到一千人。

此郡比邻幽州,远离中原腹地,向来是中原王朝眼里的蛮荒之地,历任郡守熟知形势比人强的道理,不管任何一方得势,只要大队兵马迫近隔壁的信都郡,河间郡马上闻风而降,绝不迟疑。

对谢春亭而言,河间郡的优良传统,岂能在我这里中断?

他见张崇义等人迟疑愣,怀疑是否自己投降太快,没让这小杀神过足攻城杀人的瘾头,吓得脸色惨白,以头顿地哀求道:“请将军怜悯无辜,饶恕全城军民。”

张崇义毕竟年纪太浅,除了率兵打仗是把好手,于政务交涉尚不够圆熟老练,完全不知如何应对。

杨千钟看出了他的局促窘迫,暗自好笑,急忙越俎代庖道:“谢大人,你能弃暗投明,转投镇北大将军的麾下,可喜可贺,河间郡数十万军民从此远离生灵涂炭之苦。

请你立即引军入城安民吧,河间郡一应文武官员,全都陪在将军左右,胆敢擅自离开者,以谋反罪论处,当场格杀。”

张崇义心情稍安,命谢春亭等人起身,尚修竹勒转马头,纵马过去招呼大军进城。

张崇义次遇到不战而降的城池,心里始终七上八下,自从上次在山阴古道遇伏后,他变得尤为谨小慎微,为防止城内暗施阴谋诡计,五千骑兵分成两批进驻。

向烈暴躁性急,带着两千骑兵抢先冲进去,进城之后,喝令所有骑兵滚鞍下马,迅接管城门城墙的各处防务,将原河间郡的守军全部集中于城楼下的练兵场里,收缴他们的盔甲器械。

这群老爷兵表现得极为配合,竟连半句怨言都没有。

直到消除所有隐患后,张崇义才带领着尚修竹的三千骑兵,在谢春亭等文武官员的陪同下开进郡守府。

此次并非为攻城夺地而来,最终却兵不血刃大获全胜,兵法中的不战而屈人之兵,不过如此吧,张崇义感到受益匪浅,喜不自胜。

进入郡守府后,即派羽骑向镇北大将军府报捷,派人到涿郡传令,命郡尉张微赶紧派遣八千步卒星夜前来巩固城防,命郡丞司马晋火擢选能员干吏到河间郡任职,先把肥差都瓜分掉。

这是幽州的一惯传统,谁打下的地盘,谁取得的胜利,谁就拥有优先分配战利品的权利。

河间郡既然归附幽州,原先大旗王朝的那些贪官污吏肯定要大换血,县级官员暂时可以不动,郡级官员大半要以幽州官员取而代之,各处要塞隘口也要派遣干将驻守,以防不轨之徒浑水摸鱼。

张崇义命尚修竹率领两千骑兵把守城中各处要塞,命杨千钟尽快张榜安民,重申幽州律令,同时收拢户籍人口、兵马钱粮卷宗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