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名声初显七 (第1页)

作者:憨包鸭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贾蓉没想到第三轮是必答题。

他对此倒没有什么意见,反正诗词脑子里要多少有多少,只是觉得想通过这种方式唤醒在场文人的报国之心有些不现实。

正如刘耕自己说的,江南地处大夏的腹地,承平已久,历史上的历次对外战争都在北方,要知道诗词这东西讲究触景生情,这些江南的文人才子要能写出来什么出色的战争诗词贾蓉是不信的。

在前世的历史时空里,贾蓉从书本上读到的边塞诗词全都是诗人词人亲自去过边关感同身受之后才创作出来的。

事实也正像贾蓉想的一样,不同于前两轮刚宣布题目就有人上去写,本轮自从刘耕宣布题材以后,贾蓉看在场的书生们眉头紧锁,都在思考如何作答,一时间竟没有人上前。

台上的李子健和钱鹤也注意到场中的变化。

李子健捋着胡子,对刘耕说道:"

刘大人,想来这第三轮是得不到什么佳作咯,你这题目确实有些为难诸位了。"

刘耕朝他拱拱手,恭敬道:"

老大人想岔了,第三轮某本就没抱多少期待,台下这些书生有不少以后将会出入朝堂,如今北方鞑子时刻威胁我朝边关,某只是想提醒台下诸生大夏并不太平,让他们每人都要做答也正是这个目的。"

一直没有说话的钱鹤赞叹"

刘大人有心了。"

刘耕摆摆手,示意不算什么。

"

老夫看也未必,今日在场的不是还有一位国公府后人么?宁国公当年跟着太上皇驰骋疆场何等威风凛凛,想来后辈也不差。"

李子健看着台下的贾蓉说道。

钱鹤这时苦笑的摇摇头,"

子健兄有所不知,这贾府可谓是江河日下,自宁国公贾代化后,子孙中再无人入行伍,只是靠着皇恩浩荡继承祖宗基业。"

"

哦?为何会到这般境地?"

李子健很诧异。

钱鹤饮一口茶继续说"

子健兄想必知道如今我大夏兵权集中在"

四王八公"

手中,其实不然贾家早在宁荣二公去后就脱离了八公之列,军中那些原本和贾府交好的侯门也断了来往。某不知其中根由,只是我那徒儿徒孙都是走的文官路子。"

"

哎!

可惜了,当年老夫有幸和代化公同殿为臣,没想到他的后人竟落入如此境地,只是不知那荣国府如何?"

钱鹤又摇摇头"

荣国府现今由代善公的遗孀史老太君掌家,子孙更是不如,某的徒孙至少还知读书上进,那荣国的子孙却只每天享乐。"

"

老太君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