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华夏真相集 > 第二十六集 五羖大夫

第二十六集 五羖大夫 (第1页)

作者:背砍刀诗人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止之盟,管夷吾相助齐桓公,将齐国霸业推至巅峰。

即将成为春秋时期第二位霸主的晋文公,此时还只是一个落难公子,名字叫做重耳。

晋献公的三个儿子,申生此时已受骊姬陷害自杀。另有两个公子,乃是夷吾与重耳,早被打出京城,远赴边塞,一个在蒲,一个在屈。

当初献公曾派大夫士蔿为监工,为夷吾、重耳两位公子在蒲、屈二地筑城,因士蔿敷衍塞责,城墙内皆充以木柴,并无砖石。这也是中国有史所载,第一件豆腐渣工程。

夷吾到达蒲城,见到如此一个大规模豆腐渣工程,自然不忿,遂写信给父亲献公,揭露此事。晋献公大怒,亲将士蔿召至殿上,厉声责之。士蒍似乎早有对策,于是稽而奏。

士蒍:臣闻无丧而慼,忧必雠焉。无戎而城,雠必保焉。寇雠之保,又何慎焉!

守官废命不敬,固雠之保不忠,失忠与敬,何以事君?《诗》云:‘怀德惟宁,宗子惟城。’君其修德而固宗子,何城如之?三年将寻师焉,焉用慎?

意思就是,这种临时边塞之城,早晚还是会落在戎狄手中,干嘛要修这么坚固,留给敌人用?你要真对儿子好,不让他们跑这么远,不就得了嘛?献公听罢,竟然无辞以对。

士蔿于是再拜而出,退而赋咏道:狐裘尨茸,一国三公。吾谁適从?

所言一国三公者,乃申生、夷吾、重耳三位公子。是云自己不知奉谁为主也。

晋文公二十二年,闻说申生自杀,夷吾与重耳皆都逃到封邑,深沟固垒以守。其后晋献公派遣寺人披攻打蒲城,果然只恨墙高城坚。重耳闻说父亲派军来伐,便对手下将士嘱道:君父之命,不可抗之。凡抗国君兵马者,便即是我重耳之敌。

于是越墙逃走,逃亡翟国。寺人披自后追至,举剑砍来,断其袖口。

冬末十二月,北国之地,大雪纷飞。

虞国大夫百里奚奔波于逃亡之途,比重耳愈加狼狈万状,穷困落迫。

镜头闪回。百里奚出自姜姓,宋国宛人,名奚,字井伯,又字子明。身为庶长子,故又称孟明。家境赤贫,穷困潦倒,年轻时替人养牛为生,直到三十多岁,才娶妻杜氏。

宋国宗法制度森严,平民绝无希望入仕为官。杜氏很有见识,深知自己丈夫乃是旷世奇才,于是鼓励百里奚离开故乡,出游列国求仕。当晚计议已定,次日杜氏清早即起,宰杀家中惟一下蛋母鸡,并劈门闩为柴,炖鸡煮饭,给丈夫饯行。

百里奚问道:将门闩为柴,则以何闩门?

杜氏苦笑道:家徒四壁,门且无用,留闩何为?

百里奚感动下泪。饭毕,杜氏乃将家中所有装入行囊,打丈夫离家上路。百里奚自感身世低微,在宗周诸国难有出头机会,乃一路往东,历经宋、鲁,又至齐国。

因朝堂无人,又兼时运未通,故此都未得到录用。在齐国日久,百里奚陷入困境,一度沿街乞讨,四处浪荡漂泊。因见齐国不能为用,便欲还家,西行复至洛阳。放眼望去,只见洛阳大街上高车驷马奔驰,就连车夫亦都衣着光鲜,气势轩昂。

百里奚踽踽独行,离开洛阳,不由悲从中来。寻思无颜回见妻,于是止于宋国郅地,来至鸣鹿村,入一茅庐求乞。

房主闻听门有人声唤,开门出来,乃是一名中年壮汉,虽乡农打扮,却是骨格清奇,气质不俗。那壮汉将百里奚相了一相,并不以其衣衫褴褛加以小视,反热情款待。

两人叙礼入座,略谈数语,各自惊喜异常,互相钦佩对方才学,皆都以为遇到知己。

百里奚:宛人百里奚,字子明,至齐求仕不遇,无颜还家,落魄至此。斯文扫地,厚颜行乞贵府,实在惭愧无已。敢问尊主人贵姓尊氏,大名如何称呼?

农夫壮汉:小可乃商朝遗民,子姓,蹇氏,因平辈行三,故曰蹇叔。虽不似伯夷、叔齐耻食周粟,倒也淡泊名利、与世无争、乐于农耕,留恋山水,故隐居于此。

百里奚:原来却是个林泉高士。更令小可愧煞,高山仰止。

蹇叔大喜,于是命家人整治村蔬,杀鸡置酒。席间纵论学问,二人情投意合,就此结为兄弟。蹇叔比百里奚年长一岁,是为兄长,百里奚便为小弟。蹇叔便留百里奚在家,扫榻安席,殷勤款留。百里奚总算安顿下来,结束流浪乞讨生活。

只因蹇叔家境也甚清贫,百里奚便即重操旧业,帮村里人养牛为生。

齐国内乱,齐襄公被弑,公孙无知自立为君,悬榜招贤。百里奚闻知,欲往应聘。

蹇叔却道:无知得位不正,迟早败亡,我弟休去。

百里奚从之,继续养牛。未过多久,蹇叔预言应验,公孙无知被杀,公子小白回国为君,公孙无知党徒多被清洗,死于非命。百里奚闻信,暗敬兄长先见之能。

其后齐桓公再次悬榜招贤,百里奚便不敢前往,由此错过仕齐。

又过数年,复闻周王子颓极喜养牛,宫中牛倌皆都得宠,信任无比。百里奚复又心动,欲以养牛之技自荐于王子颓,再与蹇叔商量。蹇叔思考片刻,再次劝止。

蹇叔:王子颓身为王室宗亲,却喜养牛低贱之业,难成大事,我弟还是休去!

百里奚:弟在乡间,实在难挨穷困。且仗养牛之技货卖王室,有何不可?兄休阻我。

蹇叔:既如此,贤弟先去,等我料理完家事,就去洛阳找你。

百里奚于是告别蹇叔,往洛阳去见王子颓,说以养牛之道。子颓闻言大喜,便用百里奚为家臣,助己养牛。没过多久,蹇叔果然来与百里奚会合,百里奚荐兄于王子颓,子颓不集结好歹,倒也大度,亦善待之。蹇叔观察数日,私自劝谓百里奚。

蹇叔:我看子颓志大才疏,性情浮华,身边皆奸佞小人,必不长久,弟宜早去。

百里奚:话虽如此,弟好不容易入仕,弃之岂不可惜?

蹇叔叹道:贤弟久困,饥不择食。我有故友宫之奇在虞国为大夫,可荐贤弟于彼为官。

百里奚喜道:如此妙极!

弟若得官,便可偿还母妻温饱富贵。

于是便索荐书,离开洛阳,北至虞国,来见宫之奇。

宫之奇见有蹇叔荐书,又与百里奚交谈,惊叹大才,遂引见虞公,封为中大夫。其后蹇叔亦至,拜见虞公之后,回到馆舍,再次劝阻百里奚。

蹇叔:我看虞公刚愎自用,贪财短视,不似有为之君。贤弟乃烈烈大丈夫,岂可轻易失身于人?宜另寻明主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