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华夏真相集 > 第十二集 韩信拜将

第十二集 韩信拜将 (第1页)

作者:背砍刀诗人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此时咸阳,已非秦宫;此时关中,亦非秦朝天下。

鸿门宴后,刘邦虽然得保性命,但也被迫让出咸阳,自率本部兵马,前往戏亭待命。

镜头闪回,沛公西入咸阳之时。

大军入城,昔时繁华宫阙,顿成人间恶梦。沛公手下诸将,皆都率军奔走于金帛财物之府,抢其财帛,以分众军。

独有萧何先入丞相府邸,尽收其图籍,装于车中,不取分毫财物。以此便得具知天下险塞关隘、户口多少、强弱之处,后为创建汉朝立下奇功。

沛公因见秦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颇有不舍,便欲留居宫中。

樊哙见此不悦,直言谏道:沛公欲有天下耶,将为富家翁耶?凡此奢丽之物,皆秦所以亡也,沛公何用焉!

愿急还霸上,无留宫中!

沛公恋恋不舍,不肯听众,只在温柔乡中,醉生梦死。

张良入宫再劝,沛公无奈,方才还军霸上。

因悉召诸县父老豪杰,当面宣布:关中父老,苦秦苛法久矣!

楚怀王曾与诸侯有约,先入关者王之,故我当王关中。今与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悉除去秦法,诸吏民案堵如故。我来是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尔等休恐。

父老争相告谕,秦民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

沛公辞让不受,对众民说道:我军中仓粟多而不乏,不欲费民。

秦民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及闻鲁公项羽欲来,沛公让出咸阳,又不由大为惊恐。

闪回结束,沛公封锁秦宫,离开咸阳,屯兵戏亭。

项羽闻说刘邦让出咸阳,心中甚喜,乃率军直入秦都,入宫升殿。于是下令,先杀秦王子婴,复又尽灭嬴氏诸族。随后派人向楚怀王报捷,并请示叙功封王。

怀王回复:王言如纶,当坚持此前盟约,应封刘邦为关中王。

项羽大怒,于是便置怀王之命不理,又不听叔父项伯之劝,反纳范增之计,召集诸侯众将,皆至戏亭,自行分封。

于是当众宣布:尊奉楚怀王为义帝,使居盱眙;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掌管梁、楚九郡,建都彭城;分封诸侯为王,众议封地王号。

项羽不欲让刘邦为关中王,又担心背负违约之名,一时举棋不定。

范增私下进言:巴、蜀道路险峻,秦朝被流放者,大都居于此地。且巴、蜀两地,亦曰地处关中,不谓背约。便以此地封与沛公,并将关中一分为三,阻其东进之路,有何不可?

项羽以为良策,于是当众宣布:沛公先入关中,依怀王旧约,故先封刘邦为汉王,统治巴、蜀、汉中等地,设都南郑。封章邯为雍王,执掌咸阳以西,设都废丘;司马欣为塞王,执掌咸阳以东、黄河以西,设都栎阳;董翳为翟王,掌上郡,设都高奴。

刘邦闻此,既惊且怒。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人闻而大喜,齐都谢恩。

项羽:故齐国之地,一分为三。田荣未随联军伐秦,弃而不封;封齐王田巿为胶东王,都于即墨;齐将田都封为齐王,以临淄为都;田安封为济北王,以博阳为都。

田市、田都、田安:我等奉命,谢主隆恩,并谢霸王!

项羽:改封魏王豹为西魏王,统治河东,建都平阳;赵王歇为代王,徙都代郡;赵相张耳随本王入关有功,因此立为常山王,统治赵地,建都襄国。瑕丘申阳本为张耳臣僚,先攻下河南郡,在黄河岸边迎接楚军,故立为河南王,建都洛阳。

魏豹、赵歇、张耳、申阳:我等奉命,谢主隆恩,并谢霸王!

项羽:封韩成为韩王,仍居旧都阳翟。赵将司马卬平定河内,屡有战功,因此立为殷王,统治河内,建都朝歌。当阳君黥布战功第一,因此立为九江王,建都六县。

韩成、司马卬、黥布:我等奉命,谢主隆恩,并谢霸王!

项羽:鄱君吴芮率百越将士,协助诸侯,又随本王入关,因此立为衡山王,建都邾县。柱国共敖,率兵攻打南郡有功,因此立为临江王,建都江陵。燕王韩广,改立为辽东王。

吴芮、共敖、韩广:我等奉命,谢主隆恩,并谢霸王!

项羽:燕将臧荼,跟随楚军救赵,又随本王入关,因此立为燕王,建都蓟县。成安君陈余,因与张耳抵牾,弃印而去,虽未随本王入关,但对赵国有功,因此将南皮三县封之。吴芮部将梅鋗,多立战功,因此封为十万户侯。

臧荼、梅鋗:我等奉命,谢主隆恩,并谢霸王!

分封十八家诸侯已罢,其余随征诸将,封赏有差。乃张诸侯名单于营外,布告天下。

西楚霸王作为盟主,大宴诸王三日。第四日早朝,便留汉王、雍王、塞王、翟王于陇蜀关中,自率其余十四路诸侯王,就此凯旋东归。

秦朝由此灭亡,共传二世,国祚仅存十五年。

镜头闪回,秦国既灭,便说赵高后事。

只因赵高灭秦,对汉朝初创居功至伟,因此汉朝时多有民间笔记、传说以资纪念,甚至认为赵高魂魄不死,最终位列仙班。

《列仙传》记载,赵高曾与方士韩终同游交好,得其传授仙术丹法,因此不畏寒暑。《拾遗记》亦载,赵高得到仙术,冬月坐于坚冰,夏日卧于火炉,冰火九重,皆不能伤。

秦王子婴即位之后,立即擒拿赵高,以其劝说二世屠杀宗室诸王重罪,下令杀之。

为使其受尽苦头,有人建议,将赵高头下脚上,倒悬浸溺于井中,然而七日不能淹死;然后提出井外,更以滚汤生煮,同样毫无效果。子婴无奈,只得命以刀剑加身杀之。

赵高乃是一位书法大家,对中国文字进化颇有贡献。其善大篆字体,著有《爰历篇》六章,又与李斯一起,将大篆简化改为小篆,通行天下。

中国文字,自甲骨文、金文以至大篆,再至小篆,再至隶书,再至楷书,以至成熟。在此简化进程之中,赵高可谓改革先驱;同时更是秦朝统一文字革命,作出重要贡献者。因此赵高便被北魏王情所作《古今文字志目》,录入五十九位书法家之列。

画外音:赵高既死,名列古来第一奸臣。但有人如此评论:手握江山,权倾天下,胸怀丘壑,逆转乾坤;如许人物,百年千年,方得一见;如许人物,千人万人,唯此一人。有诗为证:当年举世欲诛秦,哪计为名与杀身?留侯椎铁荆轲匕,不及秦宫一阉臣!

镜头转换,由此归结大秦王朝,再次进入列国纷争。

汉王刘邦被封至汉中,以及巴蜀不毛之地,由是大怒。因见西楚霸王大宴诸侯,毫无防备,便欲起兵攻打,施以突袭。议于众臣,周勃、灌婴、樊哙等人纷纷附和,皆愿出战。

萧何谏阻道:公等虽不愿远赴汉中巴蜀,但与死于非命相比,则孰轻孰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