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华夏真相集 > 第六十二集 太武大帝

第六十二集 太武大帝 (第1页)

作者:背砍刀诗人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南北大战,再起狼烟。

宋将毛德祖坚守虎牢关,北魏军久攻不下。拓跋嗣亲到成皋,见虎牢城内缺水,百姓皆悬绳吊桶从黄河中取水,于是下统绝断城中取水之路,又穿凿地道以破其水井。

城中守军渴甚,再无战力,魏军遂克虎牢关,俘毛德祖、翟广、窦霸、姚勇错、吴宝之、姜元兴、窦温等宋将。

自此,北魏夺取黄河南岸山东青兖等地,辟地三百里,进逼刘宋淮上领土。

正在魏军连战连捷、一路高歌猛进之时,不料魏主拓跋嗣在亲征过程中积劳成疾,旧病复发,于泰常八年十一月初六日驾崩于平城西宫,时年三十二岁。

众臣上谥号拓跋嗣为明元皇帝,庙号太宗,葬于云中金陵。

当魏主南下攻宋之时,柔然频繁入侵,亦随之迅速发展,致东起外兴安岭、西至阿尔泰山、北括贝加尔湖、南到大漠,成为强大游牧帝国。

柔然族以游牧为生,部族迁徙无常,北魏欲全力对付宋国,对柔然只能处于防御状态。魏明元帝欲南下牧马中原之时,为防柔然来袭,遂令筑长城于长川之南,起自赤城,西至五原,延袤二千余里,备置戍卫,称北疆长城。

同时兴筑系列城堡,其中最着名六镇,皆在长城以北。此六个军镇,最西为沃野镇,往东依次为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是也。

拓跋嗣既崩,遗命令太子拓跋焘即位,年方十四岁,改元始光,史称北魏太武帝。

字幕:拓跋焘,字佛狸,明元帝拓跋嗣长子。

太武帝即皇帝大位,遂任用崔浩等汉族士人为谋臣,纳其谋略,且止南征,班师北还,整顿内政,屯田练武,增强国力。

柔然国主纥升盖闻魏元明帝已死,于是大起国内之兵,欲越长城南下,侵略北魏。

拓跋焘闻讯大怒,不顾群臣谏阻,自率轻骑,马不停蹄,疾驰三天两夜,直抵云中。

纥升盖以逸待劳,两阵对圆,见到魏帝伞盖,立刻下命进围,铁骑层层,五十余重。

拓跋焘望见敌骑重重,神色夷然,从容面对,命令击鼓吹号,亲纵马挥槊以进。

魏军将士见此,惧敌之心顿消,杀心大起,无不争先赴敌。拓跋焘率先直杀入重围,并在阵中射杀柔然大将于陟斤。

柔然国主纥升盖见势不妙,掉转马头逃去,由此一溃千里。

魏始光二年十一月,拓跋焘又亲自率军,分五道征伐柔然,越过大漠直击柔然腹地,致使纥升盖部落离散,大败而逃,长久不敢兴兵窥边。

太武帝拓跋焘既败柔然,升朝聚将,诏问诸臣:今柔然即破,当乘胜用兵,以平华夏。公等以为夏国赫连、蠕蠕柔然,二国当以何为先?

长孙嵩、长孙翰、奚斤出班奏道:赫连土着,未能为患。不如先伐蠕蠕,若追而及之,可以大获;追之不及,则猎于阴山,取其禽兽皮角,以充军实。

崔浩却道:蠕蠕鸟集兽逃,举大众追之则不能及,轻兵追之又不足以制敌。赫连氏土地不过千里,政刑残虐,人神所弃,宜先伐之。往年以来,荧惑再守羽林,越钩陈,其占秦亡。又今年五星并出东方,利以西伐。天应人和,时会并集,不可不进。

尚书刘洁、武京侯安原并出言道:二计皆非,臣等请求先伐北燕冯跋。

太武帝:崔浩之策是也,孤欲先伐夏国。

长孙嵩:彼若守城以逸待劳,大檀闻之乘虚入寇,此危道也。

太武帝大怒,令武士鞭辱长孙嵩。继命司空奚斤率兵四万五千,往袭夏国蒲阪;宋兵将军周几率万人袭击陕城,以河东太守薛谨为向导;太武帝自平城引大军出发,以为合后。

夏弘农太守曹达得知周几率军将至,不战而走。魏军长驱直入,蒲阪、长安守将皆弃城出逃,奚斤引众进入长安。秦雍氐羌见此,皆降北魏。

北凉主沮渠蒙逊及氐王杨玄惧魏兵势,亦先后遣使请附于魏。

始光四年正月,夏主赫连昌决定反击,遣平原公赫连定率众二万往攻长安。

太武帝闻报,即下令伐木于阴山,大造攻具,复命高凉王拓跋礼镇守长安,又遣执金吾桓贷于君子津造桥,以备攻夏。

四月,司空奚斤与赫连定相持于长安。

太武帝起举国之兵与夏王决战,命司徒长孙翰为前驱,常山王拓跋素作后继,南阳王伏真率步兵运送攻具,另以将军贺多罗率精骑三千作候骑,充任前哨。

五月,太武帝留龙骧将军陆俟督诸军以防柔然,自率军从平城出发,经君子津过黄河,至拔邻山筑城,留下辎重,以轻骑三万倍道先行。

诸将不解,谓孤军深入太过轻率。太武帝笑道:夏见我仅有轻骑,意必懈怠,我军示弱诱之,再以死力与之决战,定可胜也。

太武帝千里奔袭,军至统万,距城五十里扎住。

乃下令分兵埋伏于深谷,以少数部众进抵城下诱战,夏主见城外军少,却不理会。

拓跋焘见诱战之计不灵,便自率二万轻骑前往。到君子津时,适逢天寒冰结,于是踏冰渡河,直袭统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夏主赫连昌闻说魏主亲来,亲自出城迎战,却一触即败,狼狈退入城内,固守不出。魏军在周围杀掠一番,获牛马十余万头以归。

同年夏,拓跋焘又率轻骑三万倍道先行,再扑统万。兵临城下,拓跋焘重施故伎,先使老弱残兵绕城示弱,将精兵埋伏于深谷之间。

夏兵见魏兵不整,报与夏王,赫连昌便令出城迎战。魏兵反身便逃,夏兵鼓噪追击。

追至魏军埋伏之处,忽天降大风雨,自统万城方向而来。魏军逆风大惧,不敢出击。

黄门太监赵倪遂劝拓跋焘:主上虽是神机妙算,引敌入伏,奈天不助我,风雨方向正和我军相逆,冲杀时看不清敌兵。且将士饥渴,不如陛下暂避,待来日再战。

太常卿崔浩怒叱:千里制胜,正是掩袭不意。风雨突降,乃天助我也,何故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