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地安门买自行车 (第1页)

作者:郝大的西瓜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这还只是报名,林夕是坐车来的,要是以后周三周五晚上以及周日来学习,不买个自行车,怕是能把小金库亏麻了。

……

翌日,一大早,林夕趁着还有假期,准备买辆自行车代步。

老北京,商业中心多的是。

距离南锣鼓巷95号,最近的商业机构,不是百货大楼,也不是大栅栏。

要是去这俩地方买自行车,那等于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迷了路。

路过百货大楼和大栅栏,足足有十多个商店,根本就没必要。

真正的距离南锣鼓巷最近的商店,是地安门百货。

不去地安门百货买,纯粹就是大冤种。

以南锣鼓巷为起点出,走帽儿胡同往北,走到湖南风味餐厅的旁边,就是地安门百货。

步行过去,拢共八百多米,慢慢走也就十多分钟就到了。

林夕自然不会去做大冤种,跑百货大楼去买自行车。

若是没进城的人,进了地安门百货,肯定会看花眼。

三转一响,手表、缝纫机、自行车外加收音机是这个年代奢侈品的名称。

拥有这几样光有钱还不行,必须有票,不然给钱也不卖。

琳琅满目的商品摆在柜台上,吸引着每一位来这里购物的客人。

只可惜,林夕对这些没有什么感触,毕竟现代社会,一个手机就能抵上许多东西,手表收音机电视机全部代替,这些已经过时了。

“同志,你要买什么?”

柜台里的销售员向林夕询问着。

“这有自行车卖么?”

林夕看了一圈,其他三样物品都看到了,但并没有瞄到自行车在哪。

“有,自行车太占地方了,在仓库。购买的话可以,只不过要有票。”

售货员漫不经心的回答着。

1962年,自行车票往往是单位放。

红星轧钢厂,以前在王厂长手里,采取的方式是抓阄。

一年也就十多张自行车票,上千人分这些票,完全不够,几率是微乎其微。

所以直接采取全民抓阄的方式,谁抓到放给谁。

很遗憾,南锣鼓巷95号大院,没有一个人有这种运气。

林夕摇摇头:“同志,我没有票,我这有工业卷。”

听诊器方向盘,人事干部售货员,这些职业都是铁饭碗,香饽饽。

而四种职业里面的售货员工,其中有很多的女性。

这些女性售货员一般都是有背景的,同时她们眼睛也非常毒辣。

一眼就能看出哪些人是来“逛”

的,哪些人是真的来买东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