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拔剑断长生 > 第2章 长平军与凡仙城

第2章 长平军与凡仙城 (第1页)

作者:蒸胡的虾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燕州是大辽国最北部的州郡,北与大蒙国接壤,东边毗邻东海,西边是雍州,再往西就是大月氏和乌孙国了。自大辽国开国以来,大月氏和乌孙国就世代与大辽国修好,联姻不断。而与大蒙国之间就没那么太平了,虽然六年前的两国大战使大蒙国国力大损,但是这些年来,边境线上的小摩擦也时有生。

燕州的一年四季景致不同,春有吉祥郡千亩桃花林,夏有长白山百丈天池水,秋有嘉兴关大漠孤烟直,冬有长平军风雪送安康。如此美景引得无数中原才子佳人和江湖侠客竞相来此游览。定北城是燕州境内最北的一座城池,也是整个大辽国最坚固的一座城池。定北城的城墙之高比都城奉天都尤有甚之。此时的定北城都护府内,长平王,长平军主帅兼燕州都护叶洪宇刚刚处理完今天的军务。

叶洪宇今年四十有五,正值壮年,身高八尺有余,是兄弟三个中最高大魁梧的。多年沙场征战,历练出一身的英武之气。跟随多年的副将兼家仆叶全快步走来,手里拿着一封书信。叶洪宇缓缓地打开了书信。

信是由京城长平王府寄来的家书,书中写道:父王身体安好,儿云平叩拜。母亲在京安好,父王勿念。大蒙送亲使团不日将抵达京都,儿奉陛下之命接待使团一行。因此与父王换防一事可能要延后数日。望父王以保重身体为要。云平再拜。长平王放下信思索了一会儿。叶全问道:“王爷,可是家中有事?”

长平王道:“哦,没什么要事,与云平换防之事延后几日,走,陪我去左骑军大营看看新到的战马如何。”

长平军可以说是大辽国最精锐的部队,成为长平男儿亦是很多热血青年的梦想。在长平军中有着这样一个说法,那就是宁做长平校尉,不做别州将军,可见长平王父子在治军方面确有独到之处。长平军号称二十万铁骑,其实真正的骑军只有八万多,是长平军的野战主力。余下十二万均为步军,除了州内各府县的常规驻军,就都在与大蒙对峙的边境线上守城了。

大辽与大蒙的边境线很长,绵延三百里,共有五座军阵要地,从西向东分别是嘉兴关,安胜关,定北城,后丘城和山海关。五座关隘中,只有居中的定北城周围地势开阔,适合大规模骑军作战。所以长平军的野战骑军主力,也大都驻防于此。长平骑军的八万多人中,左右骑军各两万多人。除此之外,还有两万人马具甲的重骑军名为龙沙军。此名是形容这支部队出动之时如大漠狂沙,雷霆万钧,又如天龙降世,势不可挡。余下的两万人为凤羽轻骑,只穿皮甲,不配长矛,只配战刀,人人皆是骑射高手,是远程突袭的主力军。

左骑军大营中,长平王满意的看着刚刚从天水牧场送来一千匹甲等战马。身侧,从牧场送马过来的小吏只有十五六岁的样子,眉飞色舞的和长平王说道:“王爷,今年多雨,水草丰茂,眼见着牧场的马都上了秋膘呢。除了这次送来的一千匹,过段时间还能有千匹左右达到甲等战马标准。”

左骑军主将王大治说道:“大将军,下次的千匹也一并给了我们左骑军吧,上次换新甲的时候就是右骑军那帮王八蛋先挑的,过了一个月才给我们送来,我们领到的新甲都有一股汗臭味儿,肯定是这帮龟孙子穿过的,一个月穿臭了再给我们送过来,十有八九是老何的主意!”

王大治说的老何,是右骑军主将何志远,两人虽然常为军资分配之事吵闹,但实为生死之交。上一次燕蒙大战中,还是两个小校尉的王大治和何志远均在左骑军效力,王大治为了救何志远甚至瞎了一只眼睛,以至今日,两人喝酒之时,从来都是何志远掏钱请客。

“滚蛋,别得寸进尺。”

长平王一边笑骂,一边和送马小吏说道:“下批甲等战马,送至右骑军处,如果王将军还跟你说这说那,你让他直接来找我说。”

小吏一边应诺,一边心想,王爷好歹也是金枝玉叶之身,怎么说话倒像是草莽英雄。“你如此小的年纪,不读书反而在军中牧场任职,家中父母可还健在?他们也放心你从军?”

长平王问小吏道。

“我年少时也读过一些书,后来家父病故,母亲无力再供我读书,无奈改嫁,谁知新嫁的人家不愿收留我,母亲便送我从军。”

小吏答道。

“哎,何时我北燕之地,也尽是饱读诗书之士,则天下太平矣!”

长平王道。小吏心想,王爷说话怎么又文绉绉的了?真是搞不懂这些大人物。

长平王又道:“小家伙你叫什么?”

小吏道:“我叫赵燕吉。”

“燕吉,倒是个好名字。不知你愿否继续读书呢?我倒是可以给城内私学打个招呼,收下你这小子。”

原来在定北城内,官府给阵亡将士的子女开办了一个私学,也算是对将士子女的一种抚恤。上次大战过后,燕蒙之间虽然没有大仗,但是双方在边境线上的小规模交锋和斥候间的较量从未间断,因此阵亡将士的子女在私学读书的也不在少数。小燕吉一听,连忙答应。

长平王大笑说道:“哈哈哈,好好好,我燕州又多了一个读书种子!”

殊不知,赵燕吉几十年后,成为了大辽朝堂搅动风云的人物。

次日清晨,定北城都护府内,长平王今日兴致颇高,要与叶全比剑。叶洪宇虽然征战多年,且身材魁梧,其实武道境界并不算高,只是个三品武夫。叶全本名并不叫叶全,是二十二年前离火宗的嫡传弟子,名为林博全。他悟性极高,宗门也打算大力培养。当年二十岁,已是二品小宗师境,距离一品境界也只是一线之隔。但是由于年少鲁莽,胜负心太重,宗内比武时不小心误杀了同门师兄。离火宗其实并不打算深究其责,但是叶全自觉无颜面对同门中人,便独自出来行走江湖。机缘巧合下偶遇长平王,便追随至今。叶全现在的境界,已是妥妥的通玄境了,每次与长平王切磋时,以手做剑,只守不攻,连脚步都不会动一下。只半炷香的功夫,长平王已是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的说道:“没气力啦!

真是岁月催人老啊。头些年,还能和你斗上一炷香的时间,现在真不行啦!”

叶全笑道:“王爷仍在壮年,剑术也比前些年精进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