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页 (第1页)

  好不容易才等到陈女郎从郎君的屋子里出来,只是奇怪陈女郎怎么脸红的像只萍婆,还纳闷莫不是被郎君过了病气,原还想拦住问问,没想到陈女郎像只兔子似的跑走了。

  摸不着头脑的谷雨只好带着满肚子的问号尽职尽责的拿着药方子去寻自家郎君。

  一进屋子—

  好家伙,自家郎君怎么也不太正常的样子。

  呆呆的坐在床上,看着自己的手掌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脸上一片潮红就连脖颈都是红透了的。

  谷雨担心是不是又了高热,试探性的唤了两声也没得到任何回应,心下一跳差点就要跑出去喊郎中了。

  &1dquo;闭嘴”就在他想喊郎中的前一秒,谢惜时回过神,看着他,神色已恢复正常。

  面色平淡,还是谷雨最熟悉的那个喜怒不形于色的冷淡模样,&1dquo;拿来。”

  这下谷雨放心了,郎君还是那个惜字如金的模样,脑子还是正常的。

  作者有话说:

  今天亲亲啦

  第38章巫豆案

  陈念春回到王府,便马不停蹄的去找姑姑用了晚膳,心情很好的同小表弟在花厅里玩儿扔绣球。外边儿的大雪纷飞,皎洁的雪色在清冷的月光下闪烁着晶亮的光泽。

  &1dquo;瑞雪兆丰年,明年农户该有个好收成了。”慕容欢随口一说,手里拿着绣绷子,灯光下一针一线的绣着一只肥头肥脑的老虎肚兜。

  陈念春想的却是,&1dquo;若是下大雪压坏了百姓的房屋,稚儿们无棉衣御寒能活到丰年吗?”

  慕容欢手中的活计一顿,神色一怔,她从小到大只知道瑞雪兆丰年只知道下大雪是个好兆头却从来没有想过下大雪百姓会不会活不下去。

  陈念春连忙改口,&1dquo;我也不知,不过是想当然了。”

  将这话题揭过,不再提,花厅里依然是之前那般其乐融融的样子。

  等到了戌时,陈念春告辞回到自己的院子,慕容欢看着她的身影消失不见,才若有所思的看着自己身边的侍女紫苏。

  &1dquo;紫苏,如今天连日大雪你家中可还安好,你们村上其他人呢?”紫苏紫珠都是她嫁来长陵之后才来身边侍候的,家中都是长陵本地的农户。

  紫苏叹了口气,语气中有些无奈:&1dquo;连日大雪,我们庄子上屋子年岁久远些的塌了不少,下雪路滑受伤的也有,买不起冬衣粮食的也有。”

  &1dquo;托夫人的福,我家里还算殷实,几个哥哥前些日子刚雇了人来修房子,老人孩子都吃得饱穿得暖,就是母亲路滑摔了腿也有余钱寻郎中。”

  慕容欢叹了口气,看着自己手上鲜艳的红色软绸布,若有所思。

  第二天,陈念春刚起身洗漱完,坐在窗边的梳妆台上看着铜镜里的自己,绿藻细致小心的一下一下替她梳着满头青丝,姜黄和桃红在一边捧来今日的衣裳饰。

  窗外隐隐有下人们的笑声和走动声,陈念春有些疑惑的问道:&1dquo;今儿是什么日子,怎的大伙儿都如此高兴?”

  &1dquo;这还是托了女郎的福呢!”

  &1dquo;哦?”

  姜黄等不及的笑声道,&1dquo;今日夫人给府里下人们都了雪冻钱呢,还特意告诉大伙儿是女郎体谅大雪之下生活不易,给大家补贴呢。”

  &1dquo;人人都道女郎心善,要不是女郎替大家着想,有些家里贫苦的还不知道怎么熬呢。”

  陈念春听了只觉心里惭愧,&1dquo;做这事的明明是姑姑,好名声却都给了我,当真惭愧。”

  &1dquo;女郎不能这么想,这满府里拿了钱的,哪个敢不记着夫人的好,夫人也都是爱惜您。”绿藻柔声细语的开解。

  陈念春点点头,心里不安,便又让绿藻从她自己的私房钱里取了钱去城里买些粮食冬衣存在店里,让老板分放给没得吃没得穿的的贫苦人家。

  绿藻笑眯眯的称是。

  无心插柳柳成荫,没想到陈念春一时的想法竟然在长陵世家圈子里引起了一股救灾的风潮,引起了无数名士的交口称赞,也让雪灾下的百姓们出乎意料的日子好过了许多。

  不过这是后话了。

  马上就是年关,陈念春除了操心谢惜时的伤病,还要随着姑姑操持王家的诸多事宜。

  都说是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的那天,小厨房里一早就送来熬得香浓粘稠的腊八粥,

  甜白釉的瓷勺搅一搅,黄米,白米,江米,薏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桃仁,枸杞,杏仁,瓜子,花生松子,葡萄干,熟芝麻,各式各样丰富的材料煮成的粥香甜扑鼻。

  面前的案几上还放着不止一碗,腊八向来有各家互送腊八粥的习俗,姜黄指着一盏盏一碗碗的腊八粥了如指掌的同陈念春介绍桌上那些腊八粥的来历。

  &1dquo;我们府里的都送出去了吗?”

  姜黄道:&1dquo;其他家的夫人都安排好了,同女郎关系好的我都单独吩咐白大厨单独做了送去了。”

  白大厨就是当初来院里教陈念春做橘子糖的那位白胖妇人,自从那次以后,她那灶就挪出来专门给陈念春准备膳食了。

  陈念春点点头,草草的将各式各样的腊八粥都尝了一口就差不多吃了个八分饱,帕子点唇,对着三侍女道:&1dquo;剩下的你们分了吧,对了,后院的那些绣娘女匠们也别忘了。”